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创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国内较早成立的西医专科之一。1958年成立消化内科专业组,1985年消化内科从大内科中划分成为独立的临床专科。在国内权威消化内科专家于皆平教授、沈志祥教授、罗和生教授、于红刚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全体员工秉承“严谨认真、求实创新”的理念,在服务广大患者的同时,使科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展开>>

介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创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国内较早成立的西医专科之一。1958年成立消化内科专业组,1985年消化内科从大内科中划分成为独立的临床专科。在国内权威消化内科专家于皆平教授、沈志祥教授、罗和生教授、于红刚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全体员工秉承“严谨认真、求实创新”的理念,在服务广大患者的同时,使科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武汉大学重点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专家组评审专家、湖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和湖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微循环学会消化疾病微创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所在单位;湖北省消化内镜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湖北省消化内镜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Ⅱ级实验室,消化系统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医学院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消化系病研究室。担任全国20多种学术杂志的常务编委和编委。学科技术力量雄厚,有教授、主任医师1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5人。博士生导师于皆平教授、沈志祥教授、罗和生教授和学科带头人于红刚教授是国内知名消化系疾病专家,对消化系统危重和疑难疾病的诊治深有心得,尤其在内镜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学科设有知名专家、专家、专科、专病门诊、住院病房(病床104张)、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动力检测室、消化与肝病研究所。近5年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120余篇,包括GUT,Lancet子刊等杂志。主编专著20余部,开展新业务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120余项,每年招收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特色诊疗1.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剥离术(ESD)和切除术(EMR)。2.经内镜乳头肌切开取石术(不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3.经内镜胆管、胰管支架置放术治疗阻塞性黄疸内镜。4.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和套扎术,用于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食管扩张术和支架放置治疗良、恶性疾病引起的食管狭窄,使病人能顺利进食。6.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胃肠道息肉。7.经口内镜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8.痔疮内镜下硬化术。9.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10.超声内镜提高了粘膜、粘膜下病变及胆胰疾病的诊疗水平,开展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腹腔神经丛阻滞。11.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12.装备了湖北省第一台双气囊小肠镜,率先实现了全小肠疾病的准确诊断。13.胃肠及胆道动力检查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14.炎症性肠病的系统治疗。15.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16.装备了胶囊内镜设备,包括进口GIVEN公司和国产金山公司两套系统,是无痛、无创、无交叉感染,一次性使用的小肠疾病检查手段。17.人工智能辅助的消化道早癌诊断系统。业务范围1、食管疾病:包括返流性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良恶性肿瘤。2、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急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胃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4、功能性肠胃病、炎症性肠病、结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5、上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小肠出血的诊断与治疗。6、胆石症(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以及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7、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诊断与治疗。8、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囊肿、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9、腹水的诊断与治疗。10、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联系方式027-88041911-82243(14楼病房)027-88041911-81235(15楼病房)027-88041911-88508(内镜中心)027-88041911-88469(研究所)  收起>>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