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 旅游对冶疗抑郁症有用吗?
-
27岁
2007-03-15 16:09 浏览3994次
病情描述:
目前一般情况:懒散,不想工作,整天想睡觉 病史:以往有过两次发病,情况差不多,都是慢慢好起来,但这次比上两次更严重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已经有三个多月了 第一次问题补充:(2007519 14:02:31)我从今年1月份开始就病发,当时我经常怀疑别人对我不利,在自己的办公室大吵大闹说有小人还贴了一张纸条到公布栏说有人诽谤我。当时公司已经准备把我辞退了,但后来又网开一面给了我一次机会。当时家人很着急,要我去看医生,我坚持我没有问题,一直3月份我开始感觉自己集中不了精神做事,于是我要求妈妈带我去心理医生,医生诊断为抑郁和焦虑症,就开博乐欣等三种药给我吃直到时现在,每样二粒,但我觉得吃药对我作用不大。我经常想家人带我去旅游,或者可以症状有所缓解。家人说我逃避,但我发觉真的不能在原来岗位做下去,我变得很孤独不想与人交往,有些心不在焉,真的害怕再这样下去会完全疯掉,我请两个月假去旅游回来,再重新投入工作。 第二次问题补充:(2007519 14:13:17)
- 答
你好,对于轻度的抑郁,就是对自己有意识想去寻求帮助的人来说.这样的轻度抑郁几乎人人都有,是所谓的心理感冒.对于这种抑郁重在心理调节,每个人的调节方式都不一样,像我就喜欢运动,抱个篮球做死的打,发泄一通完了后心理就感觉舒畅多了.对于处在抑郁中的人可能是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什么也不想做,这样的人需要一种外界动力,来带动他去做一些他平时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他喜欢旅游就带他去旅游了.最好是有人陪伴一起去,抑郁的人是很不理智的:)我是这样认为.其实你想干什么就去干好了,不必拘于一种调节或发泄方式. 祝福你早点打起精神来!
-
2007-03-15 13:28
- 答
您好! 你提供的病情不够详细,很难认定你的病症,现只能依据你提供的情况作如下建议:抑郁症是一种很容易治疗的疾病,医学上称之为“精神上的感冒”。几乎98%的抑郁症患者经过妥当的治疗后,都可以恢复正常、快乐的生活。以下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①西药:改变脑部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包括抗抑郁剂、镇静剂、安眠药、抗精神病药物。由于西药副作用较大,严重伤害脏腑功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诸多不利,且只能控制症状而不能根除,故不被广大患者所接受.②中药:舒肝理气、健脾化痰、解郁宁心,调理脏腑功能,能够从根本上彻底治愈该病,而且没有副作用,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最佳途径. (2)心理治疗: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主要是用来改变不适当的认知或思考习惯、或行为习惯,是一种辅助的治疗方法. (3)情趣治疗:多接受阳光与运动对于抑郁症病人有有利的作用;多活动活动身体,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松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或多或少改善一个人的心情。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与安定的生活是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快,以愉悦的心情面对每一天,凡事都要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期以增加个人生命的彩度与亮度。 我建议你采用中药治疗。必须通过辨证施治,用没有毒副作用的中药调理,再加上心理调理,情趣调理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我们需要知道您的详细病情,你也可以直接与我联系,希望我们对您能有所帮助。
-
2007-03-15 15:16
- 答
其实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几乎都是抑郁症患者,只是程度轻重的区别。而像你所产生了一些躯体化的症状,只是代表你的抑郁程度高了一些。 说了那么多真的是想让你明白,其实你和心理健康的人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要把自己归结为不正常人的群体哦!一定要对自己抱有积极的心态 你一直都希望自己好起来是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你正在寻求帮助。我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你。我的心理咨询老师跟我们说过,做为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就要主动积极的去关心身边有困难的人!或许我的专业水平还不够,但能帮助到一点都是好的! 我们人的性格可以分为四个气质,其中有一种就是抑郁质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四种气质的综合型,很少有人会是典型的某一种类型。可能你自己的性格是偏向典型化了,所以比一般人更容易抑郁。但是抑郁质的人有很多别人不可能有的优点:有一颗敏锐的心,丰富的情感!运用得当,能成就自己! 抑郁症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这个我能了解并理解。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快乐两个字,什么事情都是悲观的结果。这些都是需要对你的情况具体分析过后对症“下药”的。你的童年是怎样的?你的家庭环境,你的父母,你和他们的关系,你的人际关系,你的家族是否有过此类的遗传病,在你身上是否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是否受到过什么打击?等等问题只有在详细的了解和分析下,通过你对自己的分析和反省,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一起经历一次心灵的成长!这样你就会发现自己神奇般的好了! 相信我吧!建议你找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他们一定能帮助到你的!或许你也能先相信我,而让我试一试给你提供更多的帮助!
-
2007-03-15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