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 请教神经内科专家:脑出血后遗症舌瘫、球麻痹(构音
-
49岁
2006-03-06 18:38 浏览7268次
病情描述:
尊敬的神经内科专家:我于04年12月突发脑出血,头颅CT显示左侧外囊出血,一个多月后出院时CT显示左侧脑室略受压。当时右侧肢体肌力已恢复,但右中枢性面瘫、舌瘫(舌头偏右边),构音不清(讲话含糊不清),偶尔饮食、饮水呛咳。右手小指、无名指,经常冰凉、捏着痛;右脚大、二、三个脚趾经常感觉痛。其它正常。血压长期比较正常,偶尔达到135/90。现在监控并用药安 博维(厄贝沙坦)。有的医生说我可能是脑血管畸形或脑血管瘤什么的。不用长期吃降压药。 我原是大学教师,女,49岁,因病失业。虽不敢奢望重回讲台,也希望能与人正常的沟通与交流,种种后遗症中主要是舌瘫和构音不清(讲话含糊不清),我想问一下,这个病现在能治好吗?问西医说没办法,中医针灸行不行?有无治好的先例?谢谢您在百忙中答复我的问题! 05年4月,我曾找中医看过一段,但没有很明显的效果。一年多了,也找不到别的办法,我已重新找中医扎针灸,配合中药,但中医说不能打包票能治好。现在已经治了一个半月了,花了数千元,仍无明显效果,我该怎么办?
- 答
这种病的康复是有先例的,最好的情况完全恢复,建议你采用最新的干细胞法,传统针灸也有一定的疗效,但要长期坚持,一谈到长期就很困难,所以还是考虑新疗法。
-
2006-03-06 17:47
- 答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一种局限性神经系统疾患。脑卒中的脑血管三种基本病变:血栓形成、栓塞和出血。 一、病因及主要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病因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而心脏病、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病、脑血管瘤、糖尿病等也是本病危险因素。 二、健康教育行为指导方案 1、本病诊断要点: ⑴突然发作的神经系统局限性运动,感觉和语言障碍,直至深昏迷意识障碍等各种不同征象。 ⑵常伴有头疼、呕吐或惊厥。 2、患者的搬运: 脑卒中一旦发生,不论在任何场所,首先要让患者安静躺卧,解开衣领,使头部后倾,下颚抬高来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随意搬动改变病人体位,避免给患者各种不良刺激,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3、脑卒中患者要紧急抢救,早诊治,一旦生命体症平稳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4、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方法是通过应用神经生理及运动模式,加强肌力,包括患侧恢复和健侧的代偿,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5、急性期康复治疗: 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在不影响临床抢救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护理、按摩、被动运动(切忌粗暴)及卧床时肢体应置于抗痉挛的体位等措施来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关节痉挛、变形(如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等)等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发生,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作准备。 6、恢复期康复治疗: 一般在病后3天—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3天—1周)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顺序进行,运动方式由被动、辅助到自主运动顺序进行。顺序如下; 床上移动翻身→坐位→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强调的是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弱肌力训练。训练中应包含患侧恢复和健侧代偿。 ⑴床上训练: 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⑵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 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 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常向患侧偏斜,接着应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能坐稳。 ⑶站立和站立平衡训练: 先作站立准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患侧下肢肌力训练等,有条件可利用站立床训练),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站立平衡训练,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⑷步行训练: 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先作步行前准备活动(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后摆动、踏步、负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训练中应强调,必须注意改善步态训练。 扶拐步行步态有三种: ①手拐先前伸着地,患足迈出,然后健足跟上。 ②手拐先前伸看地,健足迈出,然后患足跟上。 ③患足和手拐同时向前,然后健足再跟上)→徒手步行。 ⑸上下台阶训练:开始应按健腿先上,患腿先下的原则进行训练。 ⑹复杂步态训练:如绕圈走,转换方向走,越过障碍走等。 ⑺上肢及手的功能对于患者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大关节活动恢复较好,手精细动作恢复较慢,需要强化训练。 训练内容: ①关节活动度训练:各关节功能活动训练,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活动强化训练,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及精细动作训练。 ②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穿衣、洗漱、梳头、进餐、写字、握物等动作训练。 ③回归社会职业训练。 7、预防: ①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戒酒。 ②防治高血压、肥胖症。 ③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
-
2006-03-06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