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 脑外伤引起的癫痫治疗
-
8个月
2005-08-25 18:54 浏览10996次
病情描述:
我父59岁,脑外伤(脑挫伤,没有开颅)引起癫痫,于伤后8个月发作,治疗后又7个月第二次发作。现服用马可西平片治疗癫痫(第一次发作未服用此类药物)。但该药对肝脏损害较大,请问能否同时服用护肝类药物? 第一次问题补充:04年6月1日受伤入院诊断是颅内出血,住院治疗后脑内出血止住,血块吸收较好。现CT扫描还有很小的阴影。一个月后出院。05年3月15日第一次发作,诊断脑梗塞。出院后未 服用抗癫痫药。10月31日再次发作,入院一天。病人不发病时状态很好,基本与常人无异。现服用卡马西平片。请问:该药是否能长期服用?谢谢。
- 答
首先得明确癫痫与脑软化灶的关系。可以做pet,功能mri,脑电图等明确诊断,如癫痫与脑软化灶关系确定,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保守治疗(因为发作频率不高),2:手术治疗,切除疤痕 我个人认为:发作频率不高,(不知道发作类型),可保守治疗,在癫痫这一块,杨天明教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谭启富教授(南京军区总院)应该可以。
-
2005-08-25 18:55
- 答
首先应该确定是否引起脑部血肿等,如果有应该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
-
2005-08-25 20:05
- 答
EP 发作间隙期的药物治疗原则 按发作类型选择药物:明确EP 的诊断与分型和熟悉抗EP 药物的抗EP 谱是正确选药的基础。一般认为:大发作,局限 性发作选用卡马西平(cobamazepine),苯妥因(phenytion), 丙戊酸钠(sodium,valproate),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扑米酮(primidone)。肌阵挛性发作选用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clonazepam),丙戊酸钠,扑米酮。精神运动性发作选用卡 马西平,丙戊酸钠和苯妥因。小发作选用乙琥胺,丙戊酸钠, 三甲双酮和氯硝安定。应该注意的是苯妥因可能加重小发作, 乙琥胺,三甲双酮和氯硝安定可能加重大发作。丙戊酸钠具有 广谱抗EP 作用,尤其儿童良性EP 应列为首选药物,但对部分 性发作丙戊酸钠具有广谱抗EP 作用,尤其儿童良性EP 应列为 首选药物,但对部分性发作丙戊酸钠疗效稍差。由于苯巴比妥 具有镇静作用并且影响智能,有作者认为它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比EP 发作更严重,故除非必需,否则不提倡作为常规应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容易降低觉醒程度,故除肌阵挛性发作可以首 选外,仅作为短期内的辅助用药,儿童更应该慎用。卡马西平 与丙戊酸钠对于强直一阵挛性发作疗效良好,前者对精神运动 性发作效果更佳。 早期治疗:对仅有一次发作,EEG 正常者,可以暂时不 用药,注意观察。对于一年内有二次以上发作或仅有一次发作, 但EEG 有痫样放电,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或有EP 发作家族史 的病人,应早期用药治疗。2.3 尽量单药治疗:药物在体内吸收,转运与分解代谢过程 中,可能互相影响。血药浓度监测表明:多种抗EP 药物联合 应用时,相互之间易产生复杂的作用,可能升高或降低某种药 物浓度,影响疗效,甚至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故有作者认为 抗EP 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治疗过程中疗效下降或产生毒性反应 的主要因素。药物在体内互相影响的机制,有肝酶诱导作用, 肝酶抑制作用、肝酶竞争性抑制作用和竞争血浆蛋白结合点 等。因此熟悉不同抗EP 药物相互配伍后出现的血药浓度变化 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主张尽量单药治疗,根据发作类型选择1 种合适的药 物。如75%部分性发作病人使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单一药物治 疗,即可得到适当的控制。60%~70%的病人在接受第一种药物 治疗时,即可比较满意控制发作,当第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 55%的病人可以换用第2 种药物单一治疗获得成功。有研究显 示,70%~80%的病人经过10 个月单一药物治疗可得到适当的 控制,40%的病人发作完全停止,治疗6 个月是仍可逐渐缓解。 用药剂量个体化:一般按照体重计算抗EP 药物剂量。儿 童剂量常常大于成年人。抗EP 药物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在 开始阶段可以半量或1/3 量使用一周,如无特殊反应则逐渐增 量至控制发作又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宜,这样可减少或避免发生 不良反应。应注意不同抗EP 药物的T1/2,一般在给予有效剂 量后大约5~7 个T 1/2,即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抗EP 药物 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故剂量应因人而异。有条件是应定期测 血药浓度,注意部分病人血药浓度虽然低于有效浓度,但发作 已被控制,就不必强行加量;反之,有的病人需要高剂量及高 浓度才能控制发作。此时只要无不良反应,也不必减量。因此 应该依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常用抗EP 药物的维持的剂量:卡马西平0.4~1.2g(10~30mg/kg),苯妥 英0.2~0.3(3~8mg/kg),苯巴比妥0.06~0.18(2~6mg/kg), 丙戊酸钠0.6~1.5(10~30mg/kg),扑米酮0.5~1.5(20~ 40mg/kg),氯硝西泮3~6mg(0.032~0.3mg/kg)。括号内为儿 童剂量。 换药与停药要慎重:在常规治疗剂量下,病人出现不能耐 受的不良反应,或在其血药浓度已经达到有效治疗范围高限, 仍然无效或疗效不佳时,可考虑换药或联合用药。换药时切忌 骤然停用原药,需在加用的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后,再递减 原药,原药逐步减量至停药至少需10~15 天,不宜一增一减 同时进行。若系病人对某种抗EP 药物发生过敏或发生造血系 统障碍,则应立即停药。此时可使用地西泮(安定diazepam) 作为撤换期的替代药物,以免因原药血浓度急剧下降,导致EP 发作次数增加。 当EP 发作完全控制后2~4 年不发作,EEG 正常者,可考 虑逐步停药。停药过程中应为先逐步减量。并定期(六个月左 右)复查EEG。若临床仍无发作,EEG 始终正常,则可继续减 量,直至完全停药。这一过程一般需一年左右,即每1~2 个 月减少剂量1/12,停药后又复发者,应立即重新给药治疗。 注意不良反应:注意可能发生各种急性或慢性毒性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反应:常见的是神经系统(NS)与消化系 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差,头晕,嗜睡,眼球震颤,共 济失调,意识障碍。EP 发作加重或肝功能损害,常与药物剂量 较大,加量过快或过量中毒有关,适当调整剂量即可缓解。(2) 与个体特异质有关的反应:如皮疹,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偶见再生障碍性贫血,剥脱性皮炎和肝中毒等,这类反应与药 物剂量无关,难以预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故一旦发生应立 即停药。(3)致畸作用:常见的畸形是唇裂,腭裂,脑脊膜膨 出,脊柱裂,精神发育不全,心脏和骨髓畸形等。
-
2005-08-25 20:09
- 答
你好,马西平片副作用: (1)常见的副作用有头晕、嗜睡、乏力、恶心、呕吐、偶见粒细胞减少、可逆性血小板减少,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肝炎等,故在治疗开始(尤其是第一个月内)应定期检查血象。 (2)偶见过敏反应,据报道有2例患者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1例为大疱性表皮坏死性松解型药疹,另1例为重型多形性红斑型药疹。需立即停药,并积极进行抗过敏治疗。 (3)可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4)大剂量时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应控制剂量。 (5)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初孕妇、授乳妇女忌用,青光眼、心血管严重疾患及老年患者慎用。 (6)长期应用定期检查血象、肝功能及尿常规。
-
2005-08-25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