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后期如何用药?

4岁

       2013-06-27 01:23      浏览10550次
    病情描述:
    孩子快四岁了,在重庆儿童医院确诊川崎病用了丙球蛋白,一直在服用阿司皮林,双密达莫片,九天后去黔江区医院复诊心脏彩超左室左房测值偏大,左冠状动脉起始段内径测值稍增宽。查血常规,显示血小板还高,有537,正常值是125350房间隔超声所见;卵圆孔未闭可能。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1,川崎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硬性水肿胀、指(趾)端膜样脱皮;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不久,全身皮肤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双眼球结膜充血,指导意见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整个发热期或更长;口腔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凡是有上述六种症状的,就可以诊断为川崎病。也有患儿只有上述症状的一部分,被诊断为不典型川崎病。急性期考虑住院治疗

    王宏伟

    主任医师 已帮助 2139
    2013-06-27 02:40
向TA提问

有用(18)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您好,川崎病最严重的危害是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病率约为13%~20%,如冠状动脉炎伴动脉扩大、动脉瘤形成或血栓梗塞,可能发生猝死。指导意见患儿常于发病1~6周出现心血管病症状,也可迟至急性期后数日甚至数年才发生。早期静脉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冲击可预防及减少冠状动脉的损害。可以用中药调节孩子的免疫力.

    李军伟

    副主任医师 已帮助 2332
    2013-06-27 03:30
向TA提问

有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