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炮制】汉代有“熬黄黑色”(《玉函》)的方法。晋代有“熬令紫色,捣如泥”(《肘后》)的记载。南北朝刘宋时代有与糯米同焙去米(《雷公》)的方法。唐代有熬法(《外台》)和炒法(《颅囟》)。宋代有隔纸炒(《圣惠方》)、清炒(《证类》)等法。炮制程度又有炒香熟、炒黄、微炒等区别。明代炮制方法较多,除炒法外,还有糯米炒、酒炒、浆水制、黑枣制、制霜(《普济方》),炙制(《医学》),蒸制(《入门》)等炮制方法。清代除沿用糯米炒、焙制、酒炒、蒸制等方法外,并增加了醋炒法(《串雅外》)。
【现代炮制】
1.葶苈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炒葶苈子:取净葶苈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
【饮片性状】北葶苈子呈卵形,长1~1. 5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类白色,种脐位于凹入端;无臭,味微辛辣,黏性较强。南葶苈子呈长圆形略扁,长约1mm,宽约0.5mm; -端钝圆,另一端微凹或较平截;味微辛、苦,略带黏性。炒葶苈子呈棕褐色,具香气,无黏性。
【质量要求】葶苈子水分不得过9.0%,总灰分不得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膨胀度南葶苈子不得低于3,北葶苈子不得低于12,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不得少于0.075%。炒葶苈子水分不得过5.0%,南葶苈子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不得少于0.080%。
【炮制目的】葶苈子味苦、辛,性大寒。归肺经、膀胱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
生品力速而较猛,降泻肺气的作用较强,长于利水消肿,常用于胸水、水肿之证。炒后药性缓和,可用于实中夹虚的患者,常用于痰饮喘咳,肺痈,腹水胀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