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4-12-31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黄耆建中汤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黄耆建中汤这种方剂吧。

【别名】黄耆汤(《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黄耆4.5克 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 芍药18克 生姜9克 胶饴30克

【功能主治】温中补气,和里缓急。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小腹急痛,脐下虚满,面色萎黄,唇口干燥,胸中烦悸,少力身重,骨肉酸痛,行动喘乏,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4升,煮取600毫升,入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黄耆汤

【处方】小建中汤加黄耆2两,人参2两。

【功能主治】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若四肢沉滞,骨肉疼酸,吸吸少气,行动喘惙,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才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振复。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七

【别名】黄耆汤

【处方】小建中汤加黄耆1两半。

【药理作用】①抗溃疡作用《药学学报》(1965;7:440):以黄耆建中汤煎剂给大白鼠皮下注射10g/kg时,可防止结扎幽门所致胃溃疡发生,并抑制胃液分泌,减少游离酸及总酸度,使胃液PH值上升。另以本方减去甘草的煎剂皮下注射,同样也有抗溃疡作用,但作用较弱。说明黄耆建中汤除甘草外,尚有其他抗溃疡的成分。②中枢镇静作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3:208):加味黄耆建中汤(本方加当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使小白鼠自由活动减少。但没有催眠和中枢的镇痛作用,对平滑肌的正常运动有抑制作用,尤其在异常兴奋状态下更为显着,有较弱对抗由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增高现象。认为本方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的镇静及对胃肠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抗酸作用可能不是主要的。

【功能主治】温养中气。主虚劳病,阴阳气血俱虚,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无华,心悸短气,自汗盗汗。现用于胃、心、肺等慢性消耗性疾患。

【用法用量】黄耆汤(《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本方改为丸剂,名“黄耆建中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论注》:小建中汤本取化脾中之气,而肌肉乃脾之所生也,黄耆能走肌肉而实胃气,故加之以补不足,则桂、芍所以补一身之阴阳,而黄耆、饴糖又所以补脾中之阴阳也。②《金匮要略心典》:里急者,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充虚塞空,则黄耆尤有专长也。③《金匮要略方义》:此方乃小建中汤加黄耆而成。黄耆为补气扶弱之品,得饴糖则甘温以益气,得桂枝则温阳以化气,得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综合全方,其补虚益气之功优于小建中汤。

【临床应用】①虚劳《临证指南医案》:汪,三九。此劳力伤阳之劳,非酒色伤阳之劳也。胃口消惫,生气日夺,岂治嗽药可以奏功?黄耆建中汤去姜。《种福堂方》:何,三一。脐流秽水,咳嗽,腹痛欲泻。询知劳动太过,阳气受伤。三年久恙,大忌清寒治嗽,法当甘温以治之。黄耆建中汤去姜。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黄耆2钱,白芍2钱,肉桂7分,人参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阳明病汗多或反无汗,如虫行皮中状者。痘疮遍身起发,惟四肢不起者;痘疮发热腹痛,大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7分,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8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处方】黄耆、芍药、桂枝、胶饴、甘草、陈皮、白术。

【功能主治】汗多亡阳,尺脉虚弱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黄耆3分(去芦),白术3分,枳壳3分(汤浸,去瓤),前胡3分,杏仁2分(去皮尖),柴胡2分(银州者),人参2分,白茯苓2分,甘草2分,当归2分,川芎2分,半夏2分(汤洗7次),黄芩2分,白芍药2分,羚羊角2分,生地黄2分,麦门冬(去心)2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有热,胸中烦,手足热,心怔忡,口苦咽干,咳嗽潮热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十七味大建中汤”。

【摘录】《百一》卷四引陆彦安方

【处方】黄耆1钱半,桂1钱半,白芍药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伤寒汗后身痛,脉迟弱者。

【各家论述】黄耆、甘草之甘,补中气也,然桂中有辛,同用之足以益卫气而实表;芍药之酸,收阴气也,桂中有热,同用之足以利荣血而补虚。此方以建中名者,建立中气,使其生育荣卫,通行津液,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矣。

【摘录】《医方考》卷一

【处方】黄耆、人参、桔梗、白芍药、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里虚,腹中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两枚,水1盏,煎5分,去滓,温服。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处方】黄耆1钱5分,桂1钱5分,白芍3分,甘草1钱。

【功能主治】血气不足,常自汗。

【用法用量】入黑砂糖,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甘菊花1钱,白芍药2钱,桂枝5分。

【功能主治】痘自7-8朝以后,内毒已解,而余毒未尽,如中虚腹响,肢冷汗出,精神倦者。

【各家论述】参、芪、菊、芍独补中州,用桂枝以温走四肢。

【摘录】《痘学真传》卷七

【处方】黄耆3两,桂心2两,人参2两,当归2两,芍药3两,生姜8两,胶饴8两,大枣30枚。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下焦虚冷,不甚渴,小便数。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7味,取3升,去滓,下饴烊销,分3服。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必效方》

通过本篇文章对黄耆建中汤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详细的了解到黄耆建中汤对疾病症状的缓解。如果患者服用此类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以及时的接受治疗并咨询医师的建议。在日常坚持锻炼也是能够缓解疾病的症状的。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牵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简单的,我们需要用到的食...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润嗓缓解疲劳,并且能缓解宿...
        吃花生要连红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层薄薄的红...
        治肝气不和,胁肋刺痛如击如裂者:青皮八两(酒...
        到底中医的“肾虚”和西医的“肾炎”或“肾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