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以及百日咳都有一定的疗效,对于外部疾病如蛲虫病,阴部骚痒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合理的利用百部,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对于百部不了解,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百部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百部的简介
【名称】百部
【别名】百部根、玉箫、箭杆、白并、百条根、药虱药、嗽药、野天门冬、百奶、山百根、九丛根、九虫根、一窝虎、九十九条根、牛虱鬼
【药材类别】根茎类
【性味】甘苦,微温。
①《别录》:微温。
②陶弘景:似天门冬而苦强,亦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甘,无毒。
④《日华子本草》:味苦,无毒。
【归经】入肺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新编》:入肺经,亦入脾、胃。
【入药部分】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和对叶百部的根。
【产地和分布】
1.直立百部:生于阳坡灌丛中或竹林下。直立百部分布华东及陕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2.蔓生百部:生于山地林下或竹林下。蔓生百部分布化东及河南、湖北等地。
3.对叶百部:生于向阳的灌木林下。对叶百部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1.直立百部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块根簇生,肉质,纺锤形。茎直立,不分枝。叶3-4片轮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5-5.5cm,宽1.8-3.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脉通常5条,中间3条特别明显。花腋生,多数生于茎下部鳞叶腋内,花梗细长;花被片4,卵状披针形;雄蕊4,紫色,药隔膨大成披针形附属物,花药线形,先端有狭卵状附属物;子房卵形,柱头短。蒴果。花期4-5月,果期7月。
2.蔓生百部 多年生草本,高60-90cm。全株无毛。根肉质,数个至数十个簇生。茎下部直立,上部蔓状。叶3-4片轮生;叶柄长1.5-3cm;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8-4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截形,全缘;叶脉5-9条。花梗丝状,长1.5-2.5cm,其基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每梗通常单生1花;花被4片,淡绿色,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雄蕊4,紫色,花丝短,花药内向,线形,先端有一箭头状附属物;子房卵形,甚小,无花柱。蒴果广卵形面扁,内脏长椭圆形种子数颗。花期5月,果期7月。
3.对叶百部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5m。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茎缠绕。叶通常对生;叶柄长3-10cm;叶片广卵形,长8-30cm,宽2.5-10cm,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15条。花梗腋生,不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黄绿色带紫色条纹,花药附属物呈钻状或披针形。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
百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外敷;或浸酒涂擦。
百部的功效与作用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主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癣疥。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①《抱朴子》:治咳及杀虫。
②《别录》:主咳嗽上气。
③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
④《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
⑤《本草拾遗》:火炙浸酒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
⑥《日华子本草》: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
⑦《滇南本草》: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痨咳嗽,杀虫。
⑧《中国药植志》:与猪蹄煮服,可以治风湿症。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炎,皮炎,湿疹,荨麻疹,脚癣,阿米巴痢疾。
百部的附方
①治肺寒壅嗽,微有痰:百部三两(炒),麻黄,杏仁四十个。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热水化下,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小儿药证直诀》百部丸)
②治寒邪侵于皮毛,连及于肺,令人咳:桔梗-钱五分,甘草(炙)五分,白前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百部一钱五分,紫菀一钱五分。水煎服。(《医学心悟》止嗽散)
③治卒得咳嗽:生姜汁,百部汁。和同合煎,服二合。(《补缺肘后方,)
④治暴嗽: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和蜜等分,沸汤煎成膏咽之。(《续十全方》)
⑤治暴咳嗽:百部根渍酒,每温服一升,日三服。(张文仲)
⑥治久嗽不巳,咳吐痰涎,重亡津液,渐成肺痿,下午发热,鼻塞项强,脚胁胀满,卧则偏左其嗽少止,偏右嗽必连发,甚则喘急,病必危殆:百部、薏苡仁、百合、麦门冬各三钱,桑白皮、白茯苓、沙参、黄耆、地骨皮各-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百部汤)
⑦治三十年嗽:百部根二十斤,捣取汁,煎如饴,服一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⑧治遍身黄肿:掘新鲜百部根,洗捣,罨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盖在药上,以帛包住,待一、二日后,口内作酒气,则水从小便中出,肿自消也。(《杨氏经验方》)
⑨治牛皮癣:百部、白鲜皮、萆蔴子(去壳)、鹤虱。黄柏、当归、生地各一两,黄蜡二两,明雄黄末五钱,麻油八两.先将百部等七味入袖熬枯,滤去渣,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再下黄蜡,试水中不散为度,端起锅来将雄黄末和入,侯稍冷,倾入磁盆中收贮,退火听用。(《外科十法》百部膏)
扩展阅读:注意事项
脾胃有热者慎用。
《得配本草》:热嗽,水亏火炎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