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丝瓜络的释名:《纲目》云:“(丝瓜)老则筋丝罗织,故有丝、罗之名。”入药用其筋络,故名丝瓜络。
中药丝瓜络的基原: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中药丝瓜络的植物:丝瓜Luffacylindrica(L.)Roem.[MomordicacylindricaL.]又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天罗瓜(《普济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滇南本草》)。
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细长,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2-4歧。叶互生,掌状心形或三角形,长、宽约12-20cm,掌状5-7裂,裂片近三角形,基部心形,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有锯齿;叶柄粗糙。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总状花序,先开放;雌花单生,具长柄;花萼绿色,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外面被细柔毛;花冠黄色或浅黄色,5深裂,裂片宽倒卵形,边缘波状;雄花雄蕊5,花药2室,多回折曲状,花丝分离;雌花子房下位,柱头3,膨大。瓠果圆柱状,下垂,未成熟时肉质,表面有深色纵条纹,成熟后黄绿色,内有坚韧的网状丝络。种子多数,黑色,卵形,压扁,边缘有狭翅。花期5-7月,果期6-9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此外,同属植物粤丝瓜Luffaacutangula(L.)Roxb.形态与上种相似,惟茎、卷须、子房、果实等具纵棱。在江西南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有栽培。其成熟果实的维管束亦作丝瓜络入药。
中药丝瓜络的采集:夏秋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收,搓去外皮及果肉,或浸入水中至果皮和果肉腐烂后,取出洗净,剪去两端,晒干,除去种子。
中药丝瓜络的药材:丝瓜络RetinervusLuffaeFructus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为长圆形,两端稍细,直径5-10cm,长短不一,表面黄白色,粗糙,有时可见残存果皮及果肉。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有3个空腔,偶见残留的黑色种子。气微,味淡。以个大、完整、洁净、质韧、色淡黄白、无种子者为佳。
中药丝瓜络的化学成分:丝瓜络含木聚糖(xylan),甘露聚糖(mannan),半乳聚糖(galactan)等。
中药丝瓜络的炮制:
1.丝瓜络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种子,击扁,切成小块。《串雅内编》:“去子,剪碎。”生品长于祛风化痰,通络除痹。
2.炒丝瓜络取净丝瓜络块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3.丝瓜络炭取净丝瓜络块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证治准绳》:“连子烧灰存性。”《得配本草》:“煅炭存性。”炒炭后有止血作用,用于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中药丝瓜络味甘,性凉。归肺、肝、胃经。体轻通利。
1.《药性考》:“凉。”
2.张秉成《本草便读》:“味甘,性寒。”
3.《本草用法研究》:“无毒。归肺、胃、肝三经。”
4.《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中药丝瓜络的附方:
1.治胸胁疼痛。炒丝瓜络、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g,青皮6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肋间神经痛。丝瓜络12g,香附、郁金各9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3.治胸痹及心气痛。丝瓜络15g,橘络3g,丹参10g,薤白12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4.治痹痛拘挛,关节麻木。丝瓜络、当归、桂枝各9g,木瓜、制南星各6g。水煎服。(《中国常用中草药》)
5.治风湿性关节痛。丝瓜络15g,忍冬藤24g,威灵仙12g,鸡血藤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6.治手臂痛。丝瓜络3寸,秦艽6g,羌活3g,红花4.5g。水煎服。(中医研究院《常见病验方选编》)
7.治中风后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0g,桑枝、黄芪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8.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三钱,酒下。(《鲆溪单方选》)
9.治乳少或乳汁不通。
①丝瓜络40g。水煎服。(《中国常用中草药》)
②丝瓜络30g,无花果60g。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10.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11.治乳腺炎。丝瓜络15g,蒲公英60g,栝楼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2.治急性乳腺炎,疮疖肿毒。丝瓜络、丹皮各9g,金银花、蒲公英各15g,炒枳壳12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13.治痔漏脱肛。丝瓜络,烧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黄为末。以猪胆汁、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14.治湿疹。丝瓜络60g。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15.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g。水煎服。(同上)
16.治外感暑湿,四肢困倦,小便短赤。丝瓜络、冬瓜皮、生苡米各30g。水煎服。(《中药大全》)
17.治水蛊腹胀。老丝瓜去皮一枚(剪碎),巴豆十四粒。同炒豆黄,去豆;以瓜同陈仓米再炒熟,去瓜。研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纲目》引宋会之方)
18.治子宫出血、痔血。丝瓜络、棕榈各等分。炒成炭,共研末。每服1.5g,1日3次。(《江西中药》)
中药丝瓜络的功效:
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咳嗽,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1.《脉因证治》:"治疝。"
2.《医林纂要?药性》:"凉血渗血,通经络。"
3.《药性考》:"疏风行痰,下乳,消痈肿骤,解毒杀虫,便血痔漏。"
4.《本草再新》:"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
5.《分类草药性》:"治乳肿疼痛,火煅存性冲酒服。研末调香油涂汤火伤。"
6.《本草用法研究》:"清热化痰通络。"
7.《现代实用中药》:"为清凉性活血、通经、解毒药,能通乳汁,治痈疽不敛等症。又为止痛、止血药,用于肠出血、赤痢、妇人子宫出血、睾丸炎肿、痔疮流血等。"
8.《山东中药》:"治小便不利,关节肿痛。"
9.《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主治筋骨酸痛,胸胁痛,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水肿。"
10.《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用于胸痹、坐骨神经痛、中风后半身不遂、跌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