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禁忌,地耳草当然也不会成为例外,今天来了解下它的禁忌是什么;地耳草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晒干;生用;别名:田基黄、香草、雀舌草,性味与归经:味苦、平;归肝、胆经,地耳草的禁忌是什么呢?
地耳草一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无毛。根多须状。茎直立,或倾斜,细瘦,有4棱,节明显,基部近节处生细根。单叶,短小,对生,多少抱茎,叶片卵形,长4~15毫米,全缘;先端钝,叶面有微细的透明点。聚伞花序顶生,成叉状而疏,花小,黄色;萼片5,披针形;花瓣5,长椭圆形,内曲,几与萼片等长;雄蕊10个以上,基部连合成3束;子房1室,花柱3枚。蒴果长圆形,长约4毫米,外面包围有等长的宿萼。花期5~6月。
地耳草的禁忌注意:用治湿热黄疸,具有良好疗效,可配合茵陈、金钱草等同用。治疗疮疖肿毒或毒蛇咬伤,可用鲜草煎服,另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用治跌仆损伤,除煎汤内服外,还可用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功能与主治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黄疸热淋,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外用适量;置干燥处。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咬伤。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鲜品50~100克,大剂可150~20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