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都会存有一种习惯,在未知事物面前总是存有着极强的好奇,比如说绵萆薢,你可能没有见过这几个字,但是当它出现时,你会想法设法去找到它是什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绵萆薢,绵萆薢,中药名,为薯蓣科植物绵革薜或福州薯蓣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本品为不规则的斜切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黄棕色至黄褐色,有稀疏的须根残基,呈圆锥状突起,质疏松,略呈海绵状,切面灰白色至浅灰棕色,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气微,味微苦,那么我们就来熟知绵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绵萆薢的功效与作用: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本草纲目》:萆薢之功,长于袪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
绵萆薢的药用价值:用于治疗小便频数,小便失禁(尤其小儿):配益智仁、乌药。用于治疗膏淋(尿液混浊如膏,或如米汤,小便短涩,欲出未尽),有湿热证候者(可见于急性尿道炎、膀胱炎):配车前子、黄柏等以加强祛湿清热作用,方如程氏薢分清饮;有阳虚肾虚证候者(可见于慢性前列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乳糜尿等),配乌药、益智仁等,方如萆薢分清饮。
用于治疗湿热痹痛,尤其腰背冷痛、下肢活动不利、麻木(可见于周围神经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前人的经验说萆薢“治湿最长,治风次之,治寒则尤其次”。对于湿热和风湿所致的肌痛,本品确有缓解功效、常配桑枝、络石藤、牛膝等药。用于治疗皮肤湿疹、慢性皮炎,或脓疱疮等属湿热症者,配黄柏、苡仁等,方如萆薢祛湿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