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10-8-19更新)

    发布时间:2015-06-02   来源:中华康网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生殖中心高芹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1~2年尚未受孕或未能生育者,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世 界 卫 生 组 织 于20 世纪 80 年代中末期在 25个国家的33个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约有5%-8%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不孕症的患病率可高达 30%。全世界的不孕患者人数约为8000万--1.1 亿。我国约为6~15%。不孕症发病率的递增趋势可能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相关。

  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它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离婚等。对大多数不育夫妇来说,“不孕症”是其生活中经历的最有压力的事件之一,极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精神压力。因此“不孕症”不但是一种疾病,更是一种心理创伤。目前,在不孕症的诊治过程中,对患者夫妇心理问题的关注已受到了极大重视。

   

  不孕夫妇心理压力的来源

  生命的创造是一个伟大复杂的过程,同时也应是每个人与生俱有的能力。一对夫妇结婚以后,自然就面临着生儿育女的问题,孩子将是他们以后生活的一部分。生育与否,应出于夫妇双方的主观愿望。但对于不孕的夫妇来说这一主动选择的权利被剥夺了。所以,不孕

  患者通常都怀有许多复杂的心理特点,较重的心理压力。 这种心理压力有以下几个来源:

  1.  自身压力:

  来自自身的生育要求。有些夫妇一旦解除避孕,便迫切希望怀孕,渴望有自己的孩子,并对哪一月怀孕,哪一月生,属猪属马等问题作了详细计划,并备好了各种育儿设施,对亲朋好友也广而告知。一旦达不到目的,则失望沮丧,焦虑不安,同时对自己作为一个常人是否具有常人的生育能力产生怀疑。例如:有的夫妇在解除避孕措施3-4个月,就走上了积极治疗不孕症的“艰难路程”。说的好听点,叫“积极治疗”;说的不好听,叫没病找病。

   2.亲朋好友和环境

  可能来自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的关心、同情,或鄙视。在我国,传宗接代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心中,尤其是在农村和比较偏远地区。这使不孕患者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双方父母的过度关心也是造成不孕夫妇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3.  自身的承受能力

  患者对自身疾病有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患不孕症病程的长短,病因的不同,求医治疗过程,以及患者本人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到患者所承受的压力。研究认为,排卵障碍的病人较输卵管原因者表现出更强烈的紧张和恐惧感。患者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越低,患者所承受的压力越高,治疗过程中的期待则更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比如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患者在胚胎移植后等待结果的两周内,许多患者承认自己非常紧张,甚至影响睡眠与饮食。一旦治疗失败,立即陷入情绪低谷,悲观失望,不能自拔。

   

  不孕患者普遍的社会心理特点

  1.孤立感  不孕症对患者夫妇来说,永远是一个令人难堪的话题。被确诊患不孕症后,他们通常选择秘而不宣,避而不谈的策略,试图摆脱社会活动以减少人际间的交往,躲避引起他们痛苦的人和事,因此易产生孤立感。

  2.恐惧感 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失败后,患者感情上明显受到压抑,而在压抑的背后同时潜伏着强烈的恐惧感。怕去医院,怕见医生,怕检查,怕开始新一疗程的治疗,怕面对再一次的失败。

  3.处事偏激  不孕患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往往比较偏激,对自己病情的认识不够理性。没有人会想到自己会得不孕症,因此第一个感受便感到意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于是他们采取否认的态度来进行自我防卫,自我欺骗,对别人的关心,帮助采取极为反感的态度,无法接受医生以及身边的人对他们病情的客观评价。

  4.抑郁家庭及配偶的冷漠和指责,多次的不孕症检查,尝试性的治疗,多次治疗的失败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和命运也表现出不理智,这些患者常变得怨天尤人,抑郁失望,甚至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

  5.负罪心理 在不孕症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女性往往首当其冲,经常受到配偶的指责,产生强烈的负罪感,认为不孕症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甚至被认为不是真正的女人。这种情况在某些男性患者中也有,他们会因此怀疑自己的男子气概,产生对妻子的强烈内疚感。

   

  试管婴儿夫妇特有的心理问题

  在不孕症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需要通过试管婴儿才有妊娠的可能。自1978 年采用自然周期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诞生世界首例试管婴儿以来,全世界广泛采用和发展了该项技术,使许多不孕的夫妇达到了生育目的。尽管全世界对于试管婴儿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对于这项技术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感到忐忑不安,如治疗费用过高,成功率不尽人意等。而且该技术改变了生殖过程的自然状态,病人可能会对他们需要应用这种助孕技术感到难以启口。再者病人一般认为这是他们最后的妊娠机会,因此进行试管婴儿抱有极大地期望,同时也承受了极大压力。也可以说,试管婴儿的经历是一个产生压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不育年限长、重复妊娠失败的病人。有不少患者终止治疗,并不是因为经济困难,而是屈服于精神压力。

   

  不孕患者的心理治疗

  由于这类患者群特有的社会心理特点,许多有关的医疗机构已积极建议并实施对患者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一方面缓解患者的压力,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供应对技巧减轻情绪反应,改善家庭社会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向不育夫妇提供足够的信息,提供医疗咨询,指导就诊程序,旨在为不孕症患者创造更多的成功受孕机会。并向社会各界呼吁转变世俗观念,尊重、体谅不育妇女,帮助她们重获自尊,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患者因激烈情绪波动、心理压力引起的应激性变化及内分泌紊乱,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不育症患者妊娠成功率。

  目前为不孕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形式有多种,包括心理专家门诊、创建报刊杂志专栏、组织患者互帮互助俱乐部、电话或网络提供有关咨询信息等。而且对于每个病人,针对不同个性特征、社会背景、病因以及所处的不同治疗时期,考虑给予不同方式的心理治疗。

  在我国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方面做的还很不够,专业人员的缺乏,临床工作的繁忙,很难有时间精力专注于病人心理与情绪上的变化。尽管如此,我们在努力。我们医院通过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提供医疗咨询,指导就诊程序,进行人文关怀,提高医疗质量等措施来解决不孕患者心理情绪上的问题。

   

  心理自救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态度。自我调整,夫妻间的交流,好友间的倾诉,医患间的沟通,患友间的联系,都是调整心态的好方法

   

  给每一对不孕夫妇深切的关怀,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每一个医生的职责;

  愿每一对不孕夫妇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本文为2007年 人口导报约稿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不孕症的预警信号 
不孕症的诊断标准为,同居不避孕满一年而未怀孕者。不孕的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女方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男方的愿意。做到认识到位,才会防患于未然。以下就是女性朋友应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