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癌症都很担心。胰腺癌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人们对此病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很大的患者在早期的时候,会麻痹大意,只是怀疑自己得了肝病,我们要注意一些检查。那么,胰腺癌的检查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要看看专家分析。
1.人们对胰腺这个脏器不大熟悉,远不及胃、肝、胆囊等被人知晓,有的患者得知患了胰腺癌,还不知道胰腺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2.胰腺深藏在腹腔后部,在胰腺癌的早期很难用手摸到,发病的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医疗界至今无法找到一个敏感性很高的肿瘤标记物来识别肿瘤,只能依靠影像来判别。而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一般只能辨别直径在2cm以上的肿瘤块,对于体积更小的肿块则难以正确识别。这些小块胰腺肿瘤受到浸润性生物特点的影响,会在短期内迅速生长,几乎难以人为控制和干预,因此造成绝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
3.人们对胰腺癌的某些早期症状麻痹大意。例如发生在胰头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黄疸症状,可是不少患者往往首先以为得了肝炎,被确诊时难免已是晚期。发生在胰体、胰尾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腹痛,可是腹痛症状却被误诊为胃病,当作胃病来治却不见好转,再到医院做B超、CT检查,而已经到了胃癌晚期,贻误了手术治疗的时机。
胰腺癌常见检查方法优劣对比
1.内腔镜超声检查(EUS)。可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襞,显示出胰体、胰尾及胰周组织血管,检查时不受气体干扰,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对小胰癌诊断有独特价值,可诊断出小于1.0cm的胰腺癌。
另外,可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对胰腺癌的临床分期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对胰腺癌术前诊断率可达92%,对胰腺癌的诊断高于B超、CT和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在ERCP前进行。
2.CT扫描。CT扫描可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可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如进行增强扫描,可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更加清晰。
CT还可发现胰腺癌进展时邻近器官受浸润及血管受损、淋巴结转移情况。借此检查可以进行分期,以利于判断手术方式和预后。目前CT检查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其准确率可达98%。
3.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可通过检测结果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
上述的检查,我们需要注意了解一下。在确诊到疾病之后,一定要科学治疗。要注意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我们不要忽视疾病的危害,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要勇敢的接受治疗,不要着急,好情绪对于疾病的恢复有好处。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