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

    发布时间:2015-03-23   来源:中华康网   

  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疾病,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游戏中缺乏一定的精神努力和持续力,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有多动或冲动行为,严重的有健忘、攻击、破坏等行为障碍,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且此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占学龄前儿童的5%左右,发病年龄多在5岁左右,男孩较多,一般8岁时症状显著,10岁后渐有好转。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很复杂,涉及生物、心理、家庭和社会多方面,但家庭环境所起的作用较大,如有的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而父亲又过于严肃和粗暴,有的家长性情急躁,教育方法生硬或过分苛求,稍不听话就拳脚相加,致使孩子心情过度紧张,造成疾病,此外,该病与孩子功课负担过重和缺少文体活动等,也有一定关系。那么,是不是孩子一出现多动顽皮不服管教就是儿童多动症呢?当然不是,孩子的天性就是顽皮,并非所有顽皮的孩子都患了多动症。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孤独症康复中心张月恒

  作为家长,要掌握孩子顽皮和多动症的区别,以便及时识别,正确对待。①多动症儿童很难控制注意力,或不受干扰地专心于做某一件事情,即使是他最感兴趣的事也不行;但顽皮儿童却可以对其感兴趣的事情专心致志。②顽皮儿童在新环境中能够暂时约束自己;多动症儿童却做不到。③顽皮儿童好动,有一定的原因和目的;但多动症儿童的好动却缺乏明确目的,与当时环境不协调。④顽皮儿童作双手快速翻转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儿童却多显得笨拙。⑤顽皮儿童服用中枢神经兴奋药后,越发兴奋;多动症的儿童却能较快地表现出安静,多动减少,注意力能相对集中。但当多动症儿童服用镇静剂后,反而表现出兴奋、多动现象。

  1.多动症主要特点

  ⑴活动过度,不能静座,动作过多,走路时常常以跑代行。

  ⑵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潦草,做事马虎,注意力集中短暂,学习困难。

  ⑶冲动任性,情绪不稳,性情急躁,做事不顾后果的危险,喜怒地无常。

  2.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⑴发病年龄在7岁以前,一些症状在幼儿生活早期就已出现。

  ⑵精神功能:至少必须符合以下各项的6项,并持续时间为半年以上。

  A.在学习、游戏活动中,缺少注意力,或者注意力低下。

  B.学习活动中持续力差。

  C.与人说话时,常有注意力散漫、听而不闻的现象。

  D.很难遵守教育规则或指示,有逆反或反抗行为。

  E.学习活动很难顺利开展,对学习活动中需要精神努力或持久的事情感到讨厌,常常有逃避行为。

  F.对学习必须品经常忘记携带。

  G.经常遗忘预定的学习活动。

  ⑶行为的多动性问题:包括以下几条。

  A.经常手脚不停、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B.在教室或其他环境中,不能听众教师的指示。

  C.有多余的来回走动。

  D.缺乏安静的余暇活动时间。

  E.活动经常过于忙乱。

  F.话语过多,缺乏控制力。

  ⑷情绪冲动性问题:有以下几条。

  A.经常在没有听完提问之前就回答。

  B.经常不守次序,对需要按顺序处理的事情感到困难。

  C.经常妨碍他人的学习活动。

  ⑸以上症状必须在学校和家庭两种场合中都有表现。

  在家庭心理卫生中,家长对孩子的动作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既不能错把孩子的顽皮当成病症,也不能错把孩子的病症当作顽皮,特别对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切不可掉以轻心,耽误其治疗。在治疗期间,家长要对患儿进行药物和心理的同步治疗,千万不能误认为多动症长大后有所好转而忽视治疗;否则,不仅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此外,对于儿童多动症,家长、学校、社会均要坚持以预防为主。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儿多动症的危害 
小儿多动症疾病有着怎样的危害呢?很多家长都在关注着这个问题,因为小儿多动症疾病在近年来确实在逐渐提高,我们只有了解了危害性,才能够更好正确的认识这个疾病,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