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症疾病是目前来看屡见不鲜的一种疾病了,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了肥胖的症状,从而让他们的体型特别的臃肿,而且对于健康的危害也相当的严重,家长们需要将小儿肥胖症的危害了解清楚才行,到底此病出现之后会有哪些相关的危害呢。
小儿肥胖症的危害:
1.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肥胖儿童易诱发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因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2.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膈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肥胖儿童的总智商低于健康儿童,其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使儿童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3.肥胖儿童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出现性早熟。性发育提前可引起性意识,会较早产生对性的迷惑、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儿童学习和生活。肥胖儿童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小儿肥胖症的常识:
在儿童期对于肥胖的治疗以体重控制为基本概念,不进行减少体重为目标的所谓“治疗”、“减重”的治疗。体重控制指以促进生长发育、保持脂肪适度增长、增进身心健康为内容的综合生理-心理调控理论。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有氧能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取得体育课程高分或满分、控制体脂增长在正常速率范围内,是儿童期体重控制的第一线目标。养成科学、正确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发育、培养没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代新人,是儿童期体重控制的远期目标。
以运动处方为基础、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调整)贯彻始终;以肥胖儿童为中心,教师、家长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调控实施的场地、配合寒暑假集中生活训练的综合减肥方案。测试个体最大氧消耗,以个体最大有氧能力的50%为平均训练强度,制定训练方案。每天训练1~2h,每周训练5天,一个疗程l2周。运动训练的目的还在于使体育训练成为日常生活的习惯,能经常保持和坚持体育锻炼;掌握训练的技术,自我保护的知识、方法,坚持正确、科学的锻炼。选择体育运动形式要注意兼顾减少脂肪的有效性、儿童长期坚持参加的可行性和儿童乐于参加的趣味性。
通过个别访谈、家庭访问/家长会和学校访问(教师、同学)进行行为分析。制定行为矫正方案包括基线行为、中介行为、目标行为。制定鼓励/惩罚规则,正/负诱导方法。选定相关参数/指标。在家长参与方面特别强调(外)祖父母参与,这对中国肥胖儿童的体重控制效果及巩固影响极大。心理减肥,尤其对产生心理负担的小儿,更应进行心理减肥,使其增强信心。患儿一旦体重减轻,精神也会好转。
在看到了以上的内容之后,大家已经十分清楚的认识到了小儿肥胖症的危害是什么了,肥胖症的出现伤害到了较多的儿童,所以说家长们应当合理的去调理孩子的饮食,不要让他们食用过多的食物,在生活中要做一些预防小儿肥胖症的工作才行。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