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脂溢性皮炎,中医称其为“面游风”,其皮损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觉瘙痒难耐,严重妨碍了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医认为此病多因风热外袭,郁久血燥,肤失濡养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上蒸而成。中医多以凉血疏风、化湿通腑、滋阴润燥等方法治疗,此外如若配合外用药及按摩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内服方药有:
何首乌、黑芝麻、野菊花、地朕子、白藓皮、生地、白蒺藜、羌活各15克、丹皮、赤白芍各12克,加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2周为一个疗程。
2、外治法则有以下几种:
(1)药粉疗法。用珍珠母、青黛、冰片、海螵蛸、明矾各15克,研成细末。每次洗头前先将头发蘸湿,然后撒上药粉,以双手轻柔地按摩头皮,5~l0分钟后用水冲洗,并用硫磺香皂洗头,洗后清水冲净即可。
(2)药醋疗法。用生大黄100克,冰片20克,加入250克米醋中浸泡7天,过滤去渣每次洗头前用药醋沾湿头发,然后做头部按摩5-10分钟,再用洗发液洗净头发即可。
(3)药酒疗法。用鲜侧柏叶、鲜松针各50克切碎,然后加入75%的医用酒精150毫升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在每次洗头前用药酒沾湿头发做头部按摩,然后再洗净头发即可。
(4)姜汁疗法。用鲜生姜250克,切碎后用布包拧出姜汁,先将头发清洗干净,然后用手蘸取姜汁做头部按摩,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5)按摩疗法。除了在头部皮肤做揉、按、摩等手法外,还可以用手指点按百会、四神聪、神庭、玉枕、风池等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在背部正中线两侧旁开0.5寸的华佗夹脊穴、旁开1.5寸和3寸的膀胱经循行线上,做拍打、按揉等手法,再重点按压脾俞、肾俞、大肠俞、肺俞、风门、大椎等穴位。因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保持肺、大肠功能的正常,即可使皮肤、毛发荣润亮泽。补益脾肾则气血充盈,再以风门、大椎祛风通络,可以改善皮肤毛发的营养状况,治疗脂溢性皮炎。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