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诊疗体会

    发布时间:2015-01-04   来源:中华康网   

   

  临床诊疗体会一

  2015-11-12(农历10月初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喉科杜莉

  真菌性外耳道炎

   

  这几天连续给朋友及朋友的朋友们看病(有一个上午就看了3个),都是外耳道真菌病又叫真菌性外耳道炎,同时国内耳鼻喉科的专业微信群里也在询问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所以就萌生了想写写自己对这一耳科门诊常见的疾病的诊治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从外耳道的解剖学特点来看,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部的外耳门,向内达鼓膜,长2.5-3.5cm,其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性部。外耳道内表面覆有一层皮肤,与下方的软骨膜或骨膜紧贴,不易移动。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丰富,患疖肿时,异常疼痛。在软骨部的皮肤,内含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与汗腺相似,其分泌物为耵聍,有保护耳道的作用。耵聍与脱落的上皮及尘埃混合后形成耳垢。骨部的皮肤较薄,缺乏毛和皮脂腺等结构。皮肤在软骨段略厚,而在骨段菲薄。这就决定了当外耳道皮肤在潮湿环境下被搔刮时极易破损。

   

  这部分患者的生活习惯是:经常甚至是每天都得清理耳道,尤其是游泳后or洗澡后,总觉得不清理就会有耳屎,不干净!用棉签or耵聍钩(挖耳勺)挖耳,久而久之,越挖越痒,越痒越挖,造成恶性循环。

  上面所说的就是外耳道真菌病的最常见的起因(外耳道湿疹)。

   

  还有些人喜欢吃辛辣食物、饮酒、海鲜类及肥腻食物等。

   

  有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抵抗力低下;反复湿疹就会造成耳道潮湿,加之耳道因洗澡or游泳进水,耳内潮湿后耳道抵抗力下降,加上挖耳造成皮肤破损,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有些患者细菌感染外耳道引起发炎后会反复滴抗菌素药水,或者添加了激素类的药水在这个时候真菌就会有机会生长繁殖。

   

  我们再来看看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是:温暖(人体温度36-37度)+潮湿(进水、湿疹渗出)+无细菌(抗菌素滴耳剂使用)。

   

  如何诊断外耳道真菌病?

   

  从症状上来说,外耳道真菌感染可无症状,常见的症状有:

  外耳道不适,潮湿、胀痛或奇痒;

  由于大量的真菌繁殖,堆积形成团块可阻塞外耳道引起阻塞感。鼓膜受累,自觉听力下降,耳鸣,甚至眩晕。

  有些病损范围较大的或较深的以化脓和肉芽肿为主,严重的可致面瘫。

  真菌可致坏死性外耳道炎。

   

  从检查上看,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患者的外耳道骨段部分充满各种分泌物,感染的真菌种类不同,检查所见外耳道表现不同。

  念珠菌:皮肤潮红,糜烂,界限清楚,表面覆白色或奶油样沉积物。曲霉菌或酵母菌感染外耳道内有菌丝,菌丝的颜色可为白色、灰黄色或褐色。

   

  芽生菌感染初期可见外耳道皮肤散在丘疹或小脓疱,其后发展成暗红色边缘不整的浅溃疡,有肉芽生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毛霉菌感染耳流脓,如引起面瘫可见面瘫的各种表现。

  分泌物涂片、真菌培养,可以帮助判断致病菌的种类,必要时需要做活组织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及治疗

   

  治疗措施:

   

  局部治疗:耳显微镜下彻底清除外耳道内的污物,保持外耳道干燥。

  4%硼酸冰片滴耳剂,5-7滴/次,日2-3次,滴耳,每次耳浴10-20分钟。

  局部应用广谱抗真菌药膏治疗。

  获得分泌物涂片、真菌培养结果后应尽快选用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全身用药)。

  痒重的要抗过敏治疗:开瑞坦片10mg,晚上口服。

  禁忌辛辣、海鲜、油腻食物,禁忌饮酒。

  禁忌挖耳。

   

  预防:

  养成良好的耳道清理习惯,不要经常挖耳,耳内尽量保持干燥。

  要正确使用抗生素及激素。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两类外耳道炎症状不同 
两类外耳道炎症状各不同。外耳道炎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炎疖;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下面中华康网小编就来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