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检查50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5-03-24   来源:中华康网   

                 宁波市中医院消化科  315000宁波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孙聪

  王玲玲 孙聪  丁静   朱红梅

  由于小肠的特殊部位及长度,常规的方法均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成为消化道疾病的相对盲区,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推进型小肠镜能进行直视性检查和镜下治疗,但操作技术要求高,受检者较痛苦,且有效检查范围只能局限于近端空肠,国内未得到推广使用;胶囊内镜作为目前唯一的、无创性、可视性的小肠全程检查手段,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现总结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年9月由西安金山公司生产的OMOM胶囊内镜检查患者5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来源于宁波市中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月疑似小肠疾病或不能耐受胃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或体检者.男30例, 女20例, 年龄30~76岁,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3例,不明原因慢性腹泻12例,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15例,体检10例.

  1.2 仪器设备

  重庆金山科技公司生产的OMOM胶囊内镜、数据记录仪套件及影像工作站.

  1.3 检查方法

  检查前12h、次日凌晨6时分别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盒和1盒(137.159mg/盒),并按规定饮水3000mL作肠道清洁.检查前对患者予以告知相应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检查半小时前服用祛泡剂, 并评估胶囊内镜到达小肠时间较长者(一般>1-1.5h)选用肌注胃复安10mg;在断电条件下, 为患者穿戴“背心式” 图像记录仪,并连接好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的数据线,开启图像记录仪,取出OMOM胶囊内镜, 使其离开磁体,初始化并进入工作状态,确认胶囊运行正常,吞服胶囊后,记录仪开始记录,让病人多走动,半小时后检测胶囊所在位置,一般可进入球部,进入球后可自行活动,让病人2h 内不饮水,4h 内不进食.可照常走动生活.胶囊工作结束后下载记录仪中图片,经影像工作站分析结果.胶囊随粪便自行排出.

  2.结果

  2.1 胶囊内镜在体内工作情况

  50例患者检查中无不适感,除一例因自身紧张无法吞咽而又拒绝行胃镜下圈套器送检最后导致检查失败,其余检查均获成功。据图像显示49例胶囊顺利到达小肠及远端.胶囊内镜在胃内平均时间约35min(15~180min), 在小肠平均时间为290min(120~320min),胶囊内镜摄片时间平均为510min(480~560min).排出体外平均时间为35h(22~74h), 均排出体外.检查过程中均无不适,49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

  2.2 病变检出情况

  49例胶囊内镜共检出病变42例,其中小肠血管畸形13例(其中1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出病变者9例),胃溃疡2例、糜烂性胃炎13例(患者多兼有其他病变),小肠憩室4例(其中腹胀痛患者1例,腹泻患者1例,2例体检者),小肠慢性炎症5例(2例腹泻患者,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无明显症状),2例考虑是小肠动力不足(2例均为腹胀患者,其中一例伴有长期便秘),4例淋巴滤泡增生症(1例腹泻患者,2例体检患者,1例腹胀腹痛患者),4例淋巴管扩张症(2例为腹胀痛患者,2例为腹泻者),1例考虑结肠息肉,2例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为腹痛患者),2例可疑小肠隆起性病灶(2例均为腹痛患者),8例胶囊内镜检查无阳性发现(其中3例为腹胀痛和3例腹泻患者,2例为体检者),以上分析病例有多个病变叠加者,总阳性率达84.0%。

  2.3 分析:从我院近年来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我院消化道出血患者胶囊内镜的病因诊断主要是血管发育不良,小肠溃疡,小肠炎症等. 腹泻患者胶囊内镜的病因诊断主要包括淋巴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及功能性未见明显病变者等. 腹胀腹痛患者胶囊内镜的病因诊断主要是小肠隆起性病变,淋巴管扩张症及淋巴滤泡增生、小肠溃疡,小肠炎症等.因病例数较少,没有统计学意义,只是初步总结,以后还会继续跟踪总结,仅供参考。

  3.讨论

  小肠疾病的诊断目前仍是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难点,这主要与小肠位置的特殊性及传统的检查方法存在诊断的敏感性低、易误诊漏诊、间接成像、操作技术要求过高等缺陷有关[1]。虽然小肠内镜检查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操作耗时,患者痛苦,仍然有许多盲区与不足。推进式小肠镜虽能达到38%~75%诊断阳性率,但其操作技术要求高,时间长,患者极度不适及疼痛明显。加之内镜仅能达到屈氏韧带下80~120 cm处。所以,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小肠钡剂灌肠、核素扫描及动脉造影等均存在诊断阳性率低、定位及定性不准确等诸多缺点,特别是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难以作出明确诊断。由于技术和价格原因选择性小肠动脉造影和小肠镜在中医院和基层医院难以普及,因此对于小肠病变的检查仍是一个盲区。胶囊内镜为非侵入性检查技术,无辐射,无痛,无交叉感染危险,无需麻醉,无导线联接,不影响正常工作。使用卫生安全,可直接观察全小肠黏膜。敏感性高,对小肠病变的诊断能力优于一般传统技术。胶囊内镜比普通药用胶囊稍大,但质地轻,表面光滑。易通过消化道,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损伤,检查时及检查后均无明显不适[2]。

  胶囊内镜虽然具有安全、易接受、检出率高等优势,但是必须要严密重视并发症的出现,胶囊内镜的并发症主要有胶囊滞留、肠梗阻、肠穿孔等[3],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胶囊内镜滞留体内, 文献报告约为1%~3.55%, 其中包括生理性、功能性和病理性因素.本组胶囊有1 例在胃腔内滞留2h,行胃镜下圈套器和网篮送检,由于患者胃镜检查呕吐反应严重无法耐受,且胃窦前方形成假幽门而造成送检困难故送检失败,此后又予以胃复安一支肌注,并嘱咐患者多跳动,胶囊内镜于3小时后成功到达小肠,并与7小时左右达到结肠。所以行胶囊内镜检查时,为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出现,一方面要严格掌握胶囊内镜检查的禁忌证,对疑患肠道狭窄或肠道梗阻的患者不能采用胶囊内镜检查。另一方面要做好检查前的肠道准备,除了进行肠道清洁外,必要时可于吞服胶囊内镜之前给予促胃肠动力药。另外,可溶的探路胶囊的研发也许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一旦胶囊内镜滞留引发了肠梗阻,必须尽快行X线透视明确位置。并于小肠镜下或通过手术取出。

  参考文献

  [1]戈之铮,胡运彪。高云杰,等.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中华消化

  杂志。2003,23(1): 7-10.

  [2]陈孝,张予其.张建萍.等.胶囊内镜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副作用

  的初步分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9):2233―2236.

  [3]张洁,王邦茂,阎雪燕,等.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

  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3):172―176.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腹痛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吗 
腹痛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吗?腹痛一般都是可以治好的,治好后一般也就不影响患的寿命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腹痛的家庭应急处理:1.卧床休息,取俯卧位可使腹痛缓解,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