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斜视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6-04-20   来源:中华康网   

  总是会有一些人会患上眼科疾病,咱们大家更是要重视疾病的到来,特别是出现了斜视以后人们要积极的选取好的办法,尤其是病人们要选择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会比较的合适,那么,中医治疗斜视的方法?下面咱们来解答吧。

  一、取穴

  主穴:风池。

  配穴:据辨证分型取穴。

  1、肝血不足型:眼斜,发病与高热抽搐有关,目干畏光、急躁头痛、口苦多梦,脉细稍弦或小数,苔薄白。配肝俞、胆俞、内关、百会。

  2、脾气虚弱型:眼斜,视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纳少,头晕体瘦,时有便溏,脉细弱或缓,苔薄白。配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足三里。

  3、肾虚型:眼斜,多自幼发病,屈光度较薄,视力较差,头晕发枯,面色欠华,常有遗尿,苔薄或净,舌质淡或尖红。配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内关。

  4、调理巩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复,视力未达到正常:胸椎8~12,腰椎两侧,百会、大椎、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中脘。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据证型酌加。在具体选穴时,则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有屈光不正者,先增进视力,配穴之内关必加;第二阶段是在上述基础上纠正斜视,则百会或肝俞、胆俞每次必加;第三阶段为巩固阶段,则均酌取最后一组配穴。

  采用普通皮肤针或电梅花针叩刺。如为电梅花针,则将特制的电梅 针针具接通晶体管治疗仪,用直流电,电压9伏,电流以强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耐受为度。然后在每一穴区之0.5~1.5厘米直径内作均匀叩打,计20~50下。胸腰椎两侧,由上至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椎1厘米,第2行距脊椎2厘米,第3行距脊椎3~4厘米。如用普通皮肤针,叩打方式同上,力求用腕力弹刺,力量以中等强度为宜,至局部出现明显潮红为度。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停针半月后,继续下一疗程。患者在治疗期间坚持自我按摩两侧之正光1和正光2,每次50~100周,每日早晚2次。

  上面是疾病到来后的治疗方法,大家更是要做好了解,同时也希望病人们能够重视疾病的危害,在发现病的到来以后要积极的处理和选择正规的医院解决麻烦。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斜视儿童的症状 
我们都知道,斜视好发于儿童,很多家长不了解斜视会产生的症状,因此不能早期发现孩子的疾病,下面中华康网为大家介绍斜视儿童的症状。1.眼位偏斜:有时父母不宜发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