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一旦被狗咬的话,就会很容易患上狂犬病这种疾病,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疾病都不是特别的了解,这也导致人们不能有效的对这种疾病进行预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就请专家来详细的讲解一下狂犬病,以及它的传播途径。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
二、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而感染发病。
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1、狂犬病往往有一个短的前驱期,约1天至4天,表现为中度发热、不适、食欲消失、头痛、恶心等
2、狂犬病进入神经系统的症状期,约2天至20天,出现应激性增高,胸部压迫感、胸痛及气流恐怖症,即用风吹面部时会引起咽喉部肌肉痉挛,这是一种典型的症状,有助于诊断。
3、伤口部位有疼痛或各种异样的感觉,有的病人伴有对光、噪音和感觉剌激的应激性增高,通常表现有肌张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痉挛。交感神经系统病损后出现多汗、流涎、狂躁行为、焦虑、痉挛性痛性肌肉收缩,在吞咽时咽喉等部位的肌肉痉挛而怕饮水,故又称恐水症。
4、吞咽食物有时有咽喉部紧迫感,一些病儿因此出现厌食,但尚能咽下食物。
温馨提示:临床上,患狂犬病的患者多为小孩,因为小孩经常与宠物狗、猫等一起玩耍,因此,这类小孩很容易患上此病。专家建议,一旦发现被动物咬伤、抓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打预防疫苗,以免感染狂犬病带来伤害。
相信通过以上专家的讲解,大家对于狂犬病这种疾病应该都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我们要想在日常生活中远离这种疾病的话,首先就要对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切断,大家在预防的同时,还应该了解这种疾病的早期发病症状,帮助自己对这种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