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一些常识

    发布时间:2016-03-25   来源:中华康网   

  狂犬病并不是一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可是由于他的严重危害性让大家都会感觉到十分的恐慌。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性命危险,那么对于狂犬病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狂犬病的一些常识吧。

  一.病因

  人受感染后并非全部发病,被病犬(狂犬病)咬伤者约30%~70%发病,发病与否以及潜伏期的长短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咬伤的部位。咬伤头、颈、手者,潜伏期较短;②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系统有强大的亲和力,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沿神经系统传播和扩散,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伤口的骨骼肌和神经中繁殖,这称为局部少量繁殖期,此期可长可短,最短为72小时,最长可达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病毒在局部少量繁殖后即侵入神经末梢,沿周围神经以每小时3mm的速度向中枢神经推进,到达脊髓后即大量繁殖,24小时后遍布整个神经系统。以后病毒又沿周围神经向末梢传播,最后到达许多组织器官,如唾液腺、味蕾、角膜、肌肉、皮肤等,由于头、面、颈、手等部位神经比较丰富,病毒易于繁殖,再加上离中枢神经较近,故这些部位被咬伤后发病者较多,潜伏期也较短;伤势越严重,也越容易发病。病毒在中枢神经中主要侵犯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等。这些神经核主要支配吞咽肌和呼吸肌,受到狂犬病病毒侵犯后,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当饮水时,听到流水声,受到音响、吹风和亮光等刺激时,即可使吞咽肌和呼吸肌发生痉挛,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

  二.临床表现

  1.人型狂犬病

  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 (平均约1~3个月),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 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兴奋期 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昏迷期 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2.犬症状狂暴型

  分三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1)驱期( 沉郁期)1~2天,病犬缺乏特征性症状,易被忽视。主要呈现轻度的异常现象,病犬性情敏感,举动反常,易于激怒,不听呼唤,咬伤处发痒,常以舌舔局部。

  (2)狂暴期 病犬高度兴奋,攻击人畜,狂暴与沉郁常交替出现。疲惫时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立起,表现出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可出现新的发作。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等.病犬野外游荡,多数不归,到处咬伤人畜。随着病程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消瘦,声音嘶哑,夹尾,眼球凹陷,瞳孔散大或缩小,流涎。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狂犬病的一些具体常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广大朋友们注意要意识到狂犬病的严重危害性,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狂犬病的预防,这样对预防狂犬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小编祝大家生活幸福美满。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有狂犬病还能活吗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狂犬病的致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