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父母来说,最希望的当然就是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无虑的童年,但是随着这些年,各类疾病的高发,儿童的病发率也在每年的提高,痫病秽语综合征,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多动症”,相信大家就不陌生了,这种疾病在儿童群体应该也是比较常见的,对于家长来说,尽早了解痫病秽语综合征什么症状,对于尽早发现孩子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痫病秽语综合征常见症状:面部肌肉痉挛、咽喉痉挛、行为紊乱而奇特、易激惹、肌阵挛、不自主运动、注意力缺乏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强迫行为、儿童抽动症、挖鼻孔,多在2~15岁间起病,平均为7岁,男多于女,一般具体的表现症状有:
1、动作性抽动
是本病早期的主要临床症状,一般首发于面部,表现为眼、面肌迅速、反复不规则的抽动,如眨眼、鼻子抽动、“扮鬼脸”,以后出现其他部位的运动性抽动,如甩头、点头、颈部快速而短促的伸展、耸肩,症状可逐渐向上肢、躯干或下肢发展,出现肢体或躯干短暂的、暴发性的不自主运动,如上肢投掷运动、踢腿、下跪、屈膝、顿足或躯干弯曲、扭转动作等。
2、发声性抽动
发生率为79%~98.5%,常出现在病程的1~2年,可以为单纯性发声性抽动,也可以发出怪异的声音,表现为喉部干咳样声响,如“嘿嘿”、“啊哼”声,或发出令人难以承受的如犬吠声、咕哝声、“咂舌”等声响。鼻部抽动则出现频繁的喷鼻、气喘、哽咽声等。当不自主发声性抽动呈现为咒骂状时即为秽语症;患者多具有良好的自知力,但难以自我控制。发声性抽动时常在与人交谈中发生,尤其在讲话的停顿处容易出现;患者有时可以短时间内自我抑制抽动,而激动、紧张则使其加重,睡眠中消失;当患者受情感的影响或涉及与人格和性有关的内容时,抽动出现的频率尤其高。
3、行为紊乱
见于30%~60%的病例,轻者表现躁动不安、过分敏感、易激惹或行为退缩;重者则呈现难以摆脱的强迫行为,常常自身难以抗拒地重复某一动作,例如反复洗手、数数字及检查门锁等行为;有些患者表现出心烦意乱、多动、情绪不稳、坐立不安,称之注意力缺乏多动症,也有些患者存在破坏行为,表现出突然发生不能自制的冲动行为,如过度挑衅行为,甚至可以有暴力行为和自伤行为。
一般症状较轻的患者可无须治疗,对已经确诊者则应早期采用药物疗法,治疗原则为:开始治疗可以用小剂量,缓慢增加药量,减轻副作用,尤其在应用神经阻滞药或可乐定时更重要,同时也要重视心理治疗,对于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可用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