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幼儿牙龈肿胀 哈尔滨2008-07-03 05:08:35
不论是看中医或西医,“火气大”是病人常挂在嘴上的说法。其实了解了中西医的观点之后,下次……
哈尔滨2008-07-03 05:08:35
不论是看中医或西医,“火气大”是病人常挂在嘴上的说法。其实了解了中西医的观点之后,下次不妨在看西医时,请医师多留意你的代谢功能是否正常。
“火气”在中医上讲的就是“火”,火也是属于热的一种,病症表现以热象为主。中医谈“火”,可分成“实火”和“虚火”两类。实火多见于急性的热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烧、出汗、烦躁、舌红口破、流鼻血等。虚火则是因阴液亏损所造成的,主要为
耳鸣、
失眠、干咳等慢性症状。
(2)降实火,指用清泄降火等药物,以治疗肝火上升的目赤、
头痛或胃火炽盛的齿痛、
便秘等症。常用药物如
龙胆草、
黄芩、
大黄、生石膏等。(许树相)“火气”在西医怎么讲?
(1)降虚火,指用滋阴降火的药物,以治疗阴虚火升的咽痛、咯血、颜面升火、虚烦易怒、眩晕
失眠、舌红口燥、脉细数等症。常用药物如
玄参、
生地、丹皮等。
“火”有虚火、实火的区别,故治疗亦有不同。
由于“上火”的虚实不同,部位不同,脏腑不同,经络不同等还需具体辨证,所以正确的使用中药“降火”最好是请中医看看辨证,特别是
女性朋友更不要乱用“降火”的寒性凉性药,以免治一经损一经。
中药“降火”有其独特的功效。根据中医理论不外乎有“滋阴清热、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治疗原则,常用的如天冬、
麦冬、
玄参等为滋阴药;
大黄、
黄连、黄柏、石膏等为清热泻火药;
蒲公英、大青叶、
金银花、
连翘、等为解毒消肿药。
而进一步,在中医临床上,“上火”表现为唇舌肿痛、咽喉不适、疼痛。天气炎热干燥,过食辛辣煎炒食物,长时间讲话,也常常引起脾胃伏热、心火上炎,导致牙龈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口臭、长
青春痘等。属于中医辨证的热证范畴。当然热证还要区分实热和虚热。
我们一般所指的上火,是比较轻的“火气”,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就是咽喉不适,幼儿牙龈肿胀是一种亚健康状况。属虚热证的较多。常由于饮食起居不当引起,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应及早治疗。降这种火不一定要吃药,可以通过喝凉茶,饮凉汤来达到降火目的,市面上有很多的凉茶都可以降火,而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如海带、
绿豆、莲芯、
鸡骨草等煲汤都可以起到降火作用。
“火气”要分清虚实其实,不仅小孩因为身体抵抗力差容易“上火”,现在是春天,由于气温逐渐变暖,时冷时热,大人们的饮食和穿衣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加上工作紧张,休息不好,也很容易“上火”。
中药则是调理全身以治本,能有效祛除孩子体内病邪,并可增强体质,幼儿牙龈肿胀使病情不再复发。选中药也是有讲究的,儿童宜服用药性平和、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如大家都熟悉的由王老吉药业出品的三公仔牌小儿七星茶冲剂等。
儿童“降火”要注意两点:从食疗保健角度来说,平时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易上火的食物;从药物治疗来说,应选用中药,不应盲目使用西药。因为西药多为针对症状治其标,抗生素消炎药的滥用易对儿童身体造成伤害。
据儿科专家介绍,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一般所说的“上火”,幼儿牙龈肿胀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例如,吃太多高蛋白、油腻及煎炸等易上火的食物,儿童极难
消化,难免体内有积热。到了春季气温转暖,积滞在胃肠化热,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
大部分人体质偏“热”或“湿”,更不用说那些营养过于丰富的儿童,所以不少“上火”的儿童,接连几天大便干、小便黄、烦躁哭闹睡不香、眼屎增多,这下可把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急坏了。近日,一本向广大市民免费赠送的《儿童降火三十六计》健康知识手册,深受年轻爸爸妈妈的喜爱,手册里面介绍了大量关于儿童“降火”的常识,很多人根据书上的锦囊妙计为“上火”的孩子选药。那么儿童“上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怎样的治疗才有效呢?
小儿脾胃功能尚不健全,而生长发育迅速,幼儿牙龈肿胀所需营养物质较多,加之饮食不知自节,故易内伤饮食而上火,应该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每天多喂开水,增加谷类食物和纤维素,给孩子喂些
绿豆汁或
绿豆稀饭,服些清热降火的中成药或煎药如夏菊冲剂、
荷叶、紫苏、荸荠等,不仅可以清热降火,又可补脾
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