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严重视功能障碍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是不可逆的病变,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属于中医“青盲”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肝肾不足,精血耗损,或心营亏虚、神气虚耗,或情志郁结,肝失条达,玄府滞涩,或头部外伤,或肿瘤压迫,脉络瘀阻,以上因素均可致目系失养,神光不得发越而视物昏朦不清。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常因某些颅内占位性病变,外伤视神经孔骨质碎片挫伤或切断视神经等所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常因槐神经炎或视乳头水肿引起,或由眼底其他病变累及,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动脉阻塞,青光眼等。
视神经萎缩是眼科的疑难杂症,是因为营养不良、外伤、药物中毒、颅内肿瘤等导致脏腑经络失调、气血失和引起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西医没有根治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也没有特效药,目前只能通过治疗延缓病情发展,保留患者的视力或使其视力得到一定程度好转;而穿重中医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1、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除辨证论治外,常结合病机施治。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往往病因不明,但常与脏腑经络失调有关,通过调理,部分病人的视功能很快得到恢复。加味逍遥散常成为首选方剂。当服调理药视力不能再增进时,再酌情滋补,或补气血,或补肝肾。补气血的代表方剂有八珍汤、大补参芪丸(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枸杞、石斛、石菖蒲);补肝肾的代表方剂有杞菊地黄丸、十全明目汤(熟地、枸杞子、桑椹子、蒺藜子、覆盆子、楮实子、女贞子、菟丝子、决明子、车前子)均可酌情加减。只要视神经没有完全萎缩,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对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者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临床报道中,除了用调补的治法外,还有用泻肝、解毒或破瘀的药物而收效者。治疗必须对具体病人具体分析。
2、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针灸疗法,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常用的针刺穴位有睛明、球后、风池、养老、肾俞、肝俞、臂臑、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等,远近配合,每次选用3—4个穴位,中等刺激,每天1次,留针30分钟,15次为1疗程。针灸疗法还包括梅花针、耳针、头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众多内容。梅花针可扣打背脊两侧的膀胱经及头颈部位的相关穴位,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耳穴可选用眼、目1、目2 、肝、肾、皮质下、交感等针刺或贴药,针刺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耳穴贴药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头针取枕区,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穴位埋线取肝俞、肾俞、臂臑、光明等穴,埋入羊肠线,2—3周1次,3次为1疗程;穴位注射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等作球后注射,肝俞、肾俞、臂臑、光明等穴均可选用,每次取双穴,轮流进行,15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