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子宫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

参与医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骁昊 副主任医师
子宫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介绍如下: 一、子宫的位置及形态: 子宫是女性内生殖器官之一,是一呈倒置梨形的空腔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前邻膀胱,后邻直肠,它的上端宽而圆凸,称子宫底,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与输卵管相连接,子宫底往下,它的中间部分为子宫体,子宫体的下端连接长约1厘米的子宫峡,再往下为子宫颈,呈圆柱状,成人长约2.5-3cm,子宫颈是炎症、肿瘤的好发部位,其下端与阴道相通。 二、子宫的结构: 子宫壁由三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分别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1、子宫内膜层:附于宫腔表面是受精卵着床的位置,又分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三层,其中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为功能层,月经出血就发生在这里; 2、子宫肌层:子宫肌层则是由大量平滑肌组织,少量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组成的,当它收缩时可以有效控制子宫出血; 3、子宫浆膜层:为覆盖在子宫最外面的一层组织,它在子宫峡部与膀胱之间形成膀胱子宫陷凹,腹腔有积液时可流入此凹,在子宫颈与直肠之间形成直肠子宫腺凹,该陷凹是女性腹腔最低部位,也是腹腔内出血或积液最易积聚的地方。 此外还需注意子宫颈与子宫壁的组成略有不同,子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少量平滑肌纤维及弹力纤维,子宫颈内的黏膜多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黏膜内腺体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可分泌碱性黏液,黏液有辅助精子进入子宫和延长精子存活时间的作用。 三、子宫的功能: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1、产生月经:月经指的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并出血的现象。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会经历增生期、分泌期及月经期三个阶段,增生期间,子宫内膜迅速增生变厚,内膜下的小动脉也迅速生长,卷曲成螺旋状,当卵巢排卵之后,子宫内膜则进入分泌期,并且会持续增厚,血液供应也变得丰富起来,同时子宫内膜中的腺体变得迂回弯曲,开始分泌清亮的黏液,如果分泌期没有受精卵着床,则进入月经期。卷曲的动脉开始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得子宫内膜因失去血液的滋养,出现局部坏死,并逐渐扩大至整个子宫内膜,引起脱落、出血,出现月经,子宫内膜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开始修复,48小时左右即可修复完成,然后又开始增生,分泌进入下一个周期; 2、孕育胎儿:如果有受精卵进入子宫,子宫会发生一系列的自我改造,如子宫内膜会变厚,便于受精卵扎根,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子宫内膜会发育成胎盘,不断为胎儿供给营养。子宫腔的空间随着胎儿发育逐渐增大,从最初的5ml左右增大至足月时的5000ml,扩大了将近1000倍。子宫壁的厚度从1cm到怀孕16周时增厚至2-2.5cm,到足月时变为1-1.5cm,子宫的血流量也在增加,源源不断给胎儿输送营养。 子宫好比一个倒梨形的房间,越往下越窄,接近房门的位置是宫颈,怀孕期间宫颈会充血、水肿,还能分泌黏液,形成黏液栓,来阻挡精子和外界的有害物质进入子宫里。等到足月分娩的时候,子宫就会规律性的收缩,推着胎儿往下走,也迫使狭窄的宫颈管变宽,宫颈口扩张,最后胎儿顺利通过房门,分娩结束后的子宫则会逐渐恢复到怀孕之前的样子。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