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机看
分享
-
-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
参与医生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袁清茹 主任医师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心脏的同步化治疗:即CRT,其适应症包括接受药物治疗,但仍持续存在心力衰竭症状的窦性心律患者,心功能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5%,QRS波形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间隙>150ms;
第二、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即ICD,可用于左室射血分数<35%,优化药物治疗三个月以上,心功能仍为Ⅱ-Ⅲ级患者的一级预防治疗;亦可用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脏骤停幸存者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二级预防治疗;
第三、左室辅助装置治疗:即LVAD,主要适用于严重心脏事件后、准备行心脏移植患者的短期治疗或急性心衰的辅助性治疗;
第四、心脏移植;
第五、其他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如导管治疗、二尖瓣修复术、经皮左心室室壁瘤减容术。心血管再生及基因治疗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可将为心衰治疗提供最新的方法。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