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瘘定义
-
参与医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赵士彭 主任医师
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形成的瘘管,通常是由内口、外口、瘘管组成。内口通常位于齿状线附近,外口在肛门周围5cm以内的肛周皮肤上,中间有瘘管相通。肛瘘起源于肛旁腺正常肛管内的齿状线,齿状线上有肛窦,肛窦开口朝向直肠和上方,肠内容物通过时肛窦可积存肠内容物。如果肠内容物积存不能排出,可以引起与肛窦相通的肛旁腺炎症。肛旁腺炎症进一步发展,会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脓肿在破溃后形成肛瘘。肛瘘会由肛窦处的内口顺肛旁腺瘘管,出现破溃外口。根据肛瘘瘘管走行可以分为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高位肛瘘的瘘管走行涉及到肛门括约肌,手术时需部分离断括约肌,高位肛瘘通常采用挂线疗法,慢慢离断括约肌。括约肌离断时周围形成黏连,不会造成括约肌回缩和肛门失禁。低位肛瘘可以将瘘管剔除或直接将瘘管切开,搔刮瘘管壁。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