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参与医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赵弘 副主任医师
诊断溶血性贫血,需要根据是否存在红细胞破坏以及骨髓代偿造血进行判断。溶血是红细胞因为各种因素在体内被破坏,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时出现的贫血,被称为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多的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贫血的症状。红细胞破坏增多导致胆红素比例升高,尤其是以间接胆红素增多为主,表现为黄疸,皮肤、巩膜出现黄染。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尿胆原的含量增多,表现为深色尿,如茶色尿,甚至酱油色的尿。血液中各项指标发生变化,如乳酸脱氢酶水平、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以及血浆中的结合珠蛋白比例下降,都是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表现。同时会出现骨髓代偿造血的表现,如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外周血涂片可以看到有核的红细胞。如果这时做骨髓检查,会发现骨髓造血旺盛,有大量红细胞增生,这些表现可以帮助诊断溶血性贫血。诊断溶血性贫血后,还要做相应的检查,明确溶血的原因。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