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一种常见疾病,医学解剖学把肛管直肠交界处的组织称为肛垫,当肛垫发生病理性肥大、移位,以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出现坠胀、疼痛、出血或脱出、嵌顿等不适甚至痛苦的临床表现,称为痔病,就是我们俗称的痔疮。
一、痔的发生、发展主要有以下机制
1、肛垫下移学说
医学解剖学把肛管直肠交界处的组织称为肛垫,末梢窦状静脉,即动静脉最细分支的吻合,窦状静脉淤血是内痔产生的解剖学基础;结缔组织;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它具有固定窦状静脉和结缔组织的作用。肛垫有精细控便作用,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地附着在直肠末端平滑肌壁上,排便后借其自身纤维的收缩作用,缩回肛管内。但在直肠压力增高、腹泻、便秘、肛管直肠感染以及生化因素和年龄增大的影响下,肛垫可以发生出血、增厚、脱垂。
2、静脉曲张学说
直肠上、下静脉丛的血管壁薄弱、表浅、支持组织少,并且黏膜下组织疏松,加之直肠上静脉汇入的门静脉系统无静脉瓣。在这种条件下,长期存在腹压增高,如慢性便秘、咳嗽、前列腺肥大、妊娠等因素影响,则容易发生静脉回流受阻,出现痔静脉丛的淤血、扩张、迂曲形成内痔;另外肛隐窝及肛腺感染也可引起静脉的炎症,使静脉失去弹性并扩张成痔。
3、饮食结构和生活行为方式
如果食物中的粗纤维含量低,使得大便干硬,出现便秘的症状,便秘使痔组织承受过多应力,使痔组织脱垂。干硬的大便还能损伤局部组织,引起出血。如果食物中含纤维素多,大便松软,容易排出,所以痔的发病率低。普遍认为如厕习惯和排便方式可影响痔病症状的进展,一些患者每天用很长时间坐在马桶上,比如坐在马桶上玩手机、看书,这使得痔组织承受更长时间的应力。而腹泻和肠道运动增快也会起到相同的结果。
高龄对痔的临床症状而言是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组织学证据表明痔的支持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支持作用逐渐下降,从而导致痔织脱垂。重体力工作者,经常提重物的人,会引起腹压升高,引起或加重痔疮症状,有人建议应该在提重物时挺直后背以减轻该动作对痔组织的重力效应,并减轻静脉回流障碍。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盆腔的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还有学者认为痔的发生与职业、气候、运动以及个人的情绪有关。
痔疮的反复发作,给患有痔疮的人带来很多烦恼和痛苦;而没有痔疮的人,当然不希望患痔疮。
二、针对痔疮的发病机制和引起痔疮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1、生活要有规律
多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的发生。
2、预防便秘
便秘是诱发痔疮的原因之一,日常饮食中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对顽固性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治疗原发病,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以免直肠粘膜感觉迟钝,排便反射迟钝,加重便秘,反使痔疮发生。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纠正久忍大便,防止蹲厕时间过长,排便时闭口静思,不谈笑。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注意卫生,防治感染,以免诱发或加重痔疮,平时应经常进行肛门的热敷,勤换内裤,尤其是痔疮发作时,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肛门热水坐浴,可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及时治疗肠道炎症和肛门局部炎症。
5、注意下身保暖
保持血液通畅,多饮开水,避免缺水,肠道干涩,大便干结。
6、避免久坐久立
及时治疗心、肺、肝等全身性疾病,以免引起腹压增加、痔静脉高压。
7、注意孕产期保健
妇女妊娠后,子宫膨大影响痔静脉回流,易诱发痔疮,且孕期一般活动较少,引起大便干燥而诱发痔疮产后大量血液流失,肠道干枯少津便干便秘,加重或诱发痔疮。因此孕期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久立,每次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血液循环,产后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食物,如蜂蜜等,防止大便干燥、便秘,引起痔疮。
8、常做提肛运动
具体做法是:全身放松,或坐或立或卧均可,摒弃一切杂念,有意收缩肛门,缓慢上提,就象强忍大便一样,意想把下陷之气提至丹田,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一般每次做30次,每天做两次。这项运动可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时、乘车时、看电视时、走路时、休息时都可做,效果很好。
9、自我按摩
痔疮是局部血脉瘀结的结果,按摩为我国传统健身祛病的方法之一,长强穴(尾骨尖前面)为治疗痔疮首选穴位,取长强穴按摩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在预防和治疗上都是很有效的。
10、及时用药
一旦有痔疮发作先兆,如轻度不适、疼痛、瘙痒、便血时应及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但切记不可乱用药,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