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并结晶,进而引发炎症的一种疾病。因此,治疗痛风的关键是降低尿酸和缓解炎症。
在急性期,痛风患者通常以缓解疼痛和控制炎症为主,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患者可通过口服或外用给药,快速缓解痛风急性关节炎疼痛症状。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物,它能够抑制尿酸结晶的进一步形成,并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结晶的溶解。通常,90%的患者在使用药物48小时后症状有所改善,当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药物剂量直到逐渐停药。
糖皮质激素主要适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无效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短期口服或关节腔注射均有明显疗效。
除了急性期治疗,患者还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如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同时应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在痛风急性发作症状缓解2周后,可以开始进行降尿酸治疗。目前临床上用于降尿酸的药物有三类,即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如别嘌醇,以及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均可碱化尿液,减少尿酸盐在尿中形成结晶。
需要注意的是,痛风治疗需要综合管理,除了急性期治疗和降尿酸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内脏、海鲜等;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相应帮助。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