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月经不调在中医上常见的分类有:
第一类:血寒型月经不调
这种血寒型月经不调,常发生于体寒的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较易延后,经理较少或颜色较暗,有些月经来前或来潮时小腹冷痛,剧烈时甚至脸色发青,四肢冰冷,热敷则疼痛稍微缓解,诊察时,常可发现舌质颜色较淡,舌苔白,脉沉紧。
治宜温经散寒,宜吃生姜,干姜,肉桂,红糖,艾味,花椒,胡椒,丁香,小茴香等食物。忌吃柿子,柿饼,梨,苦瓜,螃蟹,螺肉,鸭肉,皮蛋,绿豆,冷茶及各种冷饮。
第二类: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
症状:气血两虚者常见经期先后不定、月经过多或过少、经色浅淡,或伴小腹隐隐疼痛,大便溏薄,头发干枯无光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少体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等。
食疗:木耳25g,红枣25枚、鸡蛋1个、红糖10g。先将木耳、红枣与鸡蛋同煮至蛋熟,去壳后再煮,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一天两次。
第三类:气滞血瘀性月经不调
症状:常表现为月经后期或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行经腹痛、色暗有块。
食疗:当归10克,羊肉片100克,生姜10克,三样食材一同放进锅里加水煮,煮熟以后再加盐,汤喝肉都吃。
第四类:肾虚型月经不调
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
第五类:血热型月经不调
症状:血热者常表现为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血色鲜红。
食疗:鲜藕、鲜梨、生荸荠、甘蔗各500克,鲜生地250克洗净然后一起榨汁,每天喝一杯,一个星期喝三次。
月经不调的危害
1.30岁
皮肤明显出现色斑,松弛、晦暗无光,毛孔粗大、粗糙、痤疮不断等不正常现象的女性。女性体内的毒素沉积,不利与子宫和卵巢的排毒,衰老,不孕不育。
2.30-40岁
出现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乳房下垂、萎缩,老年斑、外阴干燥、性欲减退等女性第二性症明显衰退、减弱者以及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3.55岁
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精力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4.55岁以上
肾功能大幅下降,卵巢基本萎缩的中老年女性。汗、皮肤潮红等。一般发生在45~52岁之间,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
提示:食疗对月经不调虽然能够有所缓解,但不治本,月经不调的患者还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然后再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