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典籍中并没有自闭症这个病名,而是将其归类于“痴呆”或“郁症”,这是由于中医认为自闭症主要是由先天不足、外感时邪、饮食不节以及情志失调等因素导致的。
中医认为自闭症患者特异的行为举止,从其脉络上可以找到原因,而人之所以性格各异,与其脏腑的差异有关。心、肝、肺、脾、肾中蕴藏着人的精神心理,包括精神活动变化、潜意识、冷热等感知觉、思维意念、记忆力和意志力等,心神清楚则所有精神活动为正常,并且变化灵敏,而肝能保持机体的精神舒畅,肝血虚会出现注意力难于集中、多梦等问题。肺可以帮助心运行血,使气血充足,布散全身,则感觉功能正常。脾为消化系统的主管,是产生气血的基础,只有脾胃消化功能好,气血才能够充足,脑部才有足够的气血供养,保证思维才清楚。肾主藏精,肾精可以化生脑髓,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疾病失于调护等原因,导致阴阳之气不足、肝肾阴虚、肾精匮乏,肾精亏则不能上荣于脑,致脑髓空虚,而出现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神识不足等症状。
中医主张在治疗自闭症时,应着重于滋肾养精、补益脑髓、平肝安神,通过中药辨证治疗改善肾亏失养、脾虚痰阻、脾肾不和等症状。还可以配合针灸治疗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常用穴位有太冲、合谷、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等。
以上信息仅作参考,中医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