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化内科 /黄疸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2018-01-17 13:53 阅读:8042
门静脉海绵样变是指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后,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为减轻门静脉高压,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支循环或阻塞后的再通。患者可反复呕血和柏油便,伴有轻到中度的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正常,很少出现腹腔积液、黄疸及肝性脑病。偶尔海绵样变性侧支血管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阻塞性黄疸。

门静脉海绵样变较少见,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先天性门静脉畸形: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机体代偿性地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支血管丛。
2. 门静脉血栓:导致血流受阻,机体代偿性地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支血管丛。
3. 肝硬化:会引起门静脉高压,该原发疾病基本不可逆,同样引起机体代偿性地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支血管丛。
4. 腹部手术:如脾切除术后,引起血液血小板增多,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阻塞血液流动。
5. 肝动脉-门静脉瘘:发生创伤、肝癌患者和肝介入手术后形成的肝动脉-门静脉瘘可升高门静脉压力,从而导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发生。
6. 血液增殖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

对于高危人群,比如门静脉先天性畸形者、门静脉栓塞者、肝病者、脾切除手术或肝介入术患者等,应特别注意预防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如果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