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疗科 /化疗

乳腺癌化疗常识有哪些?

2018-04-27 11:18 阅读:5690

一、如何正确认识化疗,消除对化疗的恐惧?

由于化疗有恶心、呕吐、腹泻、脱发、肝功能损害以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不少患者对化疗非常恐惧,认为化疗会消弱已患有重病或刚经历大手术创伤的身体,得不偿失,因而拒绝化疗。这种情况在日常的医学治疗中屡见不鲜。其实,在目前对癌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中,手术及放疗均是局部治疗手段,唯有化疗才是全身性治疗,当然中医药或免疫治疗等也是全身治疗,但就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而言远不如化疗。

肿瘤患者应该避免盲目的做化疗,应该找有资质的肿瘤内科医生制定化疗方案。而对于有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目前有很好的镇吐药、升白细胞药、保护肝肾功能的预防措施等予以处理,能较好的控制化疗的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在化疗前给予镇吐药甚至不会发生呕吐的反应;对于脱发的患者化疗后可以再生新发。

二、是不是化疗的不良反应越大疗效越好?

只要化疗,不良反应几乎不可避免。不能根据化疗不良反应的程度来判断化疗效果;并不是化疗反应越大效果越好,没有化疗反应就没有效果。化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解决好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个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可能有差异,要密切观察与监测。这不意味着为了追求疗效就无止境的增加剂量,在剂量增加的同时,不良反应也在增加,在患者可以耐受的不良反应情况下兼顾最适合患者的最大剂量才是保证疗效的最好方法。绝大部分不良反应与疗效无关,有些患者误以为不良反应越大疗效越好,出现不良反应后采取强忍的方式,不告诉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以致影响后续对化疗的依从性,产生害怕心理,对治疗有害而无利。

三、化疗期间可以上班吗?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已渐渐脱离“谈癌色变”的窘境。现在的化疗不再是“死去活来”,如果化疗反应不大,一般情况允许,在化疗间歇期是可以工作的。但也要看患者的工作性质,如果是体力劳动,最好还是避免,因为化疗间歇期难免出现骨髓抑制,此时免疫力相对低下,适当的休息与睡眠有利于免疫力的恢复,也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如果是办公室工作,不会过度劳累,影响不大的,则可以适当考虑。

四、如何评价化疗的疗效?

在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正确评价药物的有效性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化疗前后都会反复做血液学检查和CT等评价化疗疗效,医生运用肿瘤完全缓解(CR)、肿瘤部分缓解(PR)、肿瘤稳定(SD)、肿瘤进展(PD)这类的医学用语来总结这段时间的治疗效果。对于大多数药物治疗不敏感的肿瘤或晚期肿瘤患者,一味的强调理论上的CR、PR是不切实际的。治疗肿瘤时不但看肿瘤大小的变化,更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期的长短。很多晚期肿瘤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长期“带肿瘤生存”,这样的治疗疗效和实际意义不亚于CR、PR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