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为什么冠心病患者冬季要注意保暖?

2018-05-07 11:42 阅读:6595

明天南方地区将迎来新的降雨,随之而来的降温也将人们正式的感觉到了冬季的寒冷。对于我们很多人而言,冬季寒冷可能只是会导致身材臃肿,出行不便等问题。但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这可能是诱发他们发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而言,冬季往往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发期。

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下降幅度大,人作为恒温生物体,人体的调节系统难以完全适应。在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温度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我们会觉得干刚降温的那几天格外的冷。这就是人体调节系统在进行协调。

同样,气温降低,秉持着热胀冷缩的原理,低温不但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从而引发体内血管急剧收缩,血压随之升高,心脏供血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而病变的冠状动脉对寒冷的刺激特别敏感,这可能会导致心肌缺氧,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病症的发生。

另外,低温天气还会导致体内的纤维蛋白元含量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堵塞血管。最后,伴随寒冷季节的来临,很多中老年的锻炼计划也会受到阻碍,这会导致人体动力系统降低,吸收排毒等功能也随之降低,这也使得冠心病患者比之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更需要多上一份心。

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小的方面呢?

1、出门带口罩。

当人们的体温低于35摄氏度时,可能会诱发慢性病,让很多慢性病在无知无觉中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出门在外,我们可以带上口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挡我们的身体直接吸收寒冷的空气,起到一定程度的预热功效。

2、晚上泡个脚。

睡前泡个脚不仅可以给足部带来温暖,也可以缓解腰腿酸软、失眠焦虑的症状。但是,泡脚时的水温和泡脚的时间需要好好把握。糖尿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患有脚气的人群也不易用热水泡脚,以防止伤口感染。

3、晚上不要吃太饱。

冬季运动量明显降低,吃的太饱会增加血管的粘稠度,极易导致血栓的发生。很多患者就是在无知无觉的睡梦中被血栓夺去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