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症状有很多种,月经量少、月经量多、月经提前、月经推迟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症状。
月经不调的种类有哪些?
1、月经量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如果通过使用卫生巾来衡量,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月经量少多因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脉、痰阻等原因所致,也可能是内分泌失调或者子宫内膜病变引起。
2、月经量多: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月经量多可能是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生殖器感染、子宫肌瘤等。也可能是全身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恶性贫血高血压等。
3、月经稀发: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后延,超过35天以上者。若发生于有排卵性月经周期,卵泡发育成熟时间延长,致卵巢不能按时排卵,影响受孕;若发生于无排卵性月经周期,排卵功能受到抑制,卵泡发育不良,也会影响受孕。
4、月经提前:如果月经来潮周期总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个月内两次来潮者,称为月经提前。如仅超前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偶尔超前一次,也不算经期提前。长期月经提前,可能是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或者内分泌失调。
5、月经推迟:周期长短因人而异,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范围。但是如果超出7天后还没有来月经,即为月经推迟。
月经推迟的原因:1、妊娠;2、其次是月经不调。
如果经常如此,应该检查病因,因为月经推迟往往是疾病的先兆,应该引起重视。
6、经期延长:女性的经期超过7日以上,甚至2周方净者,称为月经延长。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子宫内膜炎。长期经期延长会造成女性气血亏损,也会影响女性的排卵,从而对生育造成影响经期延长治疗主要通过中医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