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设计师有个人工作室,现在医生也有了个人工作室。出租屋打出“拎包入住”的广告来吸引租客,现在医生也可以拎包创业了。近日,广东多位医生敢于探索医师多点执业的新路子,即开设医生工作室。
“路是需要人走出来的,一个人走是小道,大家一起走就成了大道!”这一尝试得到了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的“点赞”,他认为此举使广东省医师多点执业新政的落地有力有声。这种新的多点执业方式,也在业内受到大量医生的热捧。
广州的医生抢饮“头啖汤”
4月18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科主治中医师马常青发了一条微博说,“马常青工作室”将于4月26日在广东江门揭牌。很快,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大外科主任林锋跟帖说:“你比我迟哈,4月21日,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将在广州建立。”
实际上,4月21日当天,除了“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在广州还有另外两家医生工作室同时成立,分别是谢汝石和张子谦医生的工作室。上述4家医生工作室,除了“马常青工作室”是挂靠在江门当地一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3家均是挂靠在民营体检中心。
以医生个人名义成立工作室的模式,出自于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的创意。早在2007年,廖新波就曾提议他的大学同学注册一个“医疗中心”,以商铺的形式分割,出租给各个“医生工作室”。
对于此类医生工作室,廖新波将其定义为“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室”,是具有思维独立、诊疗独特的医生或他的团队独立于单位之外建立的工作室(Studio),可以是诊疗间,也可以是咨询间。一般没有注册资金,依附在一些机构之中或独居一地。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关于医生工作室提供的服务内容,据张子谦透露,现阶段主要是医疗咨询,给患者提供一些诊疗建议。谢汝石则认为,医生工作室可以让患者得到尊严、舒适、私密一站式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同时做到专家、平台、医院共赢。
如何体现一站式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实现专家、平台、医院共赢?以“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为例,目前该医生工作室已吸引了另外5名外科医生加盟,组成一个医疗团队。该团队并不受聘于所挂靠的民营体检中心,但会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体检项目,检查出结果后再进行诊断。如果可以通过内科治疗,则开具处方,让患者到有资质的药房购药。如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则把患者转诊到他们的第一执业点――中山六院开展手术。
在此过程中,患者选择了“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就意味着选择了更固定的医疗团队。医生的个人价值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还可以为民营体检中心吸引到更多的客户,也为第一执业点的医院带来病人。
有利于实现医生自我价值
“工作室是医生的个人品牌,是我的商标,我的团队。”林锋认为,成立工作室有利于医生打造自己的品牌。因为现在患者都挤在大医院看病,但有些患者只是冲着大医院的牌子而来,并不熟悉自己应该寻找哪个专家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又有不少相对消费能力高的患者期待个性化治疗,但公立医院难以满足其要求。因此,医生工作室的模式能让医生体现价值,病人获得资源,后续还会有更多医生加入工作室的行列。
廖新波则表示,此类“工作室”不同于大医院与社区医疗中心之间之相互合作、非单位之间之利益捆绑,乃社会人之行为,对于发挥医生的积极性和体现医生的品牌价值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生工作室亦可称之为公立医院允许医生多点执业的一种初级形式。” 廖新波认为,“马常青工作室”以独立第三方的名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行医是一大创举,可为大型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提供借鉴的经验。而林峰等医生的工作室挂靠在著名的民营健康体检中心,有不同的服务群体。但是上述医生工作室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医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是我们个人的一小步,积沙成塔。期待这能汇聚成中国医生自我价值回归的一大步。”张子谦在其个人微博上如是说。
或引起大部分医生跟风
谢汝石在微博上表示,医生工作室的模式,让“医生可拎包创业”。如果在医生工作室能得到患者和专家的好评,而且能够给专家第一执业点的医院带来稳定的客源,他们将很快会邀请北京、上海的同行参加。
那么,其他医生是如何看待医生工作室这种模式?据《医学界》发起的一项微信调查结果显示,一万多名参与调查的医生中,有87%的医生希望开设个人工作室。
虽然佛山目前尚未有医生开设或加盟医生工作室。但已经有多位知名的医生表示会考虑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多点执业。“虽然佛山目前鼓励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开办诊所,但开诊所不如开工作室方便。”佛山市一名骨科主任医师表示,开诊所必须有资金投入,寻找场地也很麻烦。与此同时,也有市民认为,应该鼓励大医院的专家开设医生工作室,因为“专家号实在太难挂了,与其花几百元找“黄牛党”抢挂专家号,不如花同样的钱到医生工作室看病。”
不过,也有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不鼓励医生开设个人工作室。佛山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就表示,个别医生能够利用业余时间来多点执业,不影响原单位的工作,医院会从大局出发,不会特意去限制。但不会鼓励医生到医院外面开设个人工作室,因为一旦大部分的医生都到医院外面开设个人工作室,肯定会对医院的正常工作和切实利益造成较大的影响。
■纵深
医生工作室是否有违公益性?
林锋和谢汝石等医生在微博上发布的图片显示,医生工作室宽敞舒适,装潢精美。虽然目前尚未正式对外营业,收费标准也尚未公布。但已经有市民担心其收费不菲,纯粹是为了利益,忽视了公益性。
对此,林锋表示,医疗资源应当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形成多元化的医疗生态。医生工作室是市场配置的结果,并不强加给任何人。
“医生工作室可以是营利性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的,这均取决于组建医生的价值取向。”廖新波说,医生工作室有艺术创作之意、工匠之意,也有专门为特需人群服务的意思。但“特需”只是相对一般诊疗而言,指的是为特别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特指有钱人。廖新波认为,在哪一国都不能脱离医生的劳动价值去谈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是政府买来给民众的,但医生提供的服务可以是多样化的。”
此外,目前虽然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医师多点执业,但对于医生独立行医仍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医生工作室如何突破现有法规对医生独立行医的限制?廖新波认为,虽然有医师法的规限,但是国务院和广东省有关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已经颁布,医生只需进行备案,无需经第一执业点同意就可以多点执业。如果医生“挂单”所在地是非医疗机构,则可以咨询的形式开展业务,不涉及医师法规限;如果挂靠在医疗机构,则是合法开展多点执业诊疗,更不存在法律上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