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走进普通大众生活仅百余年历史

    发布时间:2015-07-03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牛奶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最完美食物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牛奶真正走进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不过,考古研究发现,至少早在7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喝牛奶。那么,为什么牛奶迟迟没能成为大众饮品呢?

原因很简单:缺少必要的保鲜技术。在自然状态下,牛奶的保鲜期非常短,往往在挤奶后仅仅几个小时,就会迅速变质。

牛奶为什么会变质呢?相信这在今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因为细菌的大量繁殖。但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直到1855年之前,人们还几乎一无所知。

几千年里,除了发酵成酸奶或者制成奶酪等,人类并没有太多保存牛奶的办法,而新鲜的纯牛奶,更是只有游牧民族、牧场周边居民、上层富人和贵族阶层等极少数人才能喝到。在东方的汉唐盛世、西方的罗马帝国,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耕人口和普通的城市市民,都很少有机会喝到新鲜的牛奶。牛奶甚至都曾经一度被视为“野蛮人的食物”。

1855年,法国科学家、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在研究酒类发酵时,发现了酵母菌在发酵中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细菌是引起包括牛奶在内的所有食物腐败变质的“元凶”。

随后,巴斯德在1865年发明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巴氏灭菌法”,并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牛奶加工领域。只要先将牛奶加热到六七十度,保持半个小时,就可以杀灭其中的绝大多数细菌,然后冷却到4℃~5℃保存,即可将保质期延长到3至10天,最长可达16天。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铁路的普及和冷链技术的应用,为牛奶工业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将鲜牛奶端上远离农牧场的城乡居民的餐桌,从此终于变成了可能。特别是1930年从美国农场开始广泛采用的冷藏柜、冷藏车,大大加速了牛奶向普通民众餐桌的进军步伐。20世纪40年代,美国普通民众年人均消费牛奶一度超过400公斤,达到了历史巅峰。

二战后,真空包装技术和瞬时高温灭菌技术(UHT)开始兴起,将纯牛奶的保质期进一步延长到6个月甚至1年以上。从此,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生产的常温纯牛奶,开始漂洋过海销往全球各地。当然,以瞬时高温灭菌技术生产的常温奶,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维生素等破坏较大,营养较巴氏鲜奶有所不及。

在今天的纯牛奶市场上,巴氏奶和常温奶仍然是两大主流产品。当我们打开楼门口自己家的奶箱时,当我们从超市生鲜乳区的堆头、货架、冷柜上挑选牛奶时,可能很难想到,为了这一杯纯鲜的牛奶,我们的祖先花了整整7000多年的时间。

      精彩必读
      如今许多整形美容机构存在非法经营情况,因此所...
      在印度,一种急性大脑疾病竟与荔枝有关系,是荔...
      在医院开了药方为什么要到医院外的药房取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