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第六种味道”

    发布时间:2015-08-20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大伙儿都知道,已知的五种味觉是酸、甜、苦、咸,鲜――有人问,那辣呢?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的辣呢――这里科普一下:辣,其实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感觉,确切地讲是一种痛觉,而且是一种烧痛、灼痛,是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痛觉。

味觉是怎么产生的

舌面上约有五十万个香蕉形味细胞,每40-60个味细胞组成一个味蕾。

味细胞顶端有微绒毛,味受体即位于舌表面味蕾尖端的小孔道内,由手指形的微绒毛(0.2um×2.0um)组成。味细胞的其余表面全为扁平而不与外界通透的沟状细胞包裹,故受体的微绒毛只有通过味蕾尖端小孔道才能与口中唾液接触。味刺激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随唾液流入味蕾孔穴中,吸附于受体膜表面上而产生味感。

舌头的不同位置负责不同的味道。通常,人的舌尖和边缘对咸味较敏感。舌的前部负责对甜味感受,酸味则需要舌靠腮的两侧来体会。而舌根对苦味比较敏感。不同的呈味化合物产生不同的味道,它们都能发出营养讯息:

甜味――自由羟基和碳水化合物

酸味――氢离子和酸性物质

苦味、过酸――食物腐坏产生的化合物

咸味――钠离子及其他人体必需的矿物质

鲜味――蛋白质及氨基酸

鲜味(Umami)作为第5种味道是在1908年被日本科学家发现的。鲜味是蛋白质的信号,人一旦缺乏蛋白质了,就迫切想吃鲜味的东西,肉、肉汤、鱼、鱼汤、虾蟹类、蛤蜊……

第六种味觉是什么

在美国Purdue University(普渡大学)中有一个摄食行为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的主任Richard D. Mattes教授发现,有一种神秘味道隐藏在已知的五种味道之中,这种味道的发现和应用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的饮食和健康。

这种味道被命名为Oleogustus,这是一个拉丁语词汇,意思是油或脂肪的味道,目前还没有对应的中文名,但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油脂味”,或者干脆简单点,暂且称之为“肥”味吧。

Mattes教授与同事们把不同味道分类让参与者品尝、分类和辨别,64%的受试者能够分辨出“肥”味,不同于鲜,更不同于酸甜苦咸,其中不少人还感觉这种味道很刺激。此项研究已经发表在美国的学术期刊Chemical Sensation。

“肥”味符合基础味觉的特征,与其他已知的五种味觉之间没有重合,不是任何其他味觉可以混搭出来的味道,而是一种独特的、可以剥离出来的味道,这就是第六味。

不过,据Mattes教授研究,这种味道并不像人们想象的红烧肉味道那样美好,很多参加味觉测试的人甚至认为它“很难吃”。

第六味你尝得出来吗

那么产生“肥”味的呈味物质又是什么?它就是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NEFA)。NEFA 是指C10以上的脂肪酸,也称为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而脂肪酸根据碳链长短又分为短链(C<6)、中链(612)脂肪酸,一般食物所含的脂肪酸大多是长链脂肪酸。

2005年,有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的舌头上发现了长链脂肪酸的感觉器官,后来一系列研究表明,人类对脂肪的味觉感受可能与一种叫做CD36的蛋白质受体有关。这是一种脂类结合蛋白,与长链脂肪酸(LCFA)具有高度亲和力,研究表明这种蛋白质受体在口腔的脂类感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如果长期吃高脂肪食品,容易导致“肥”味的主要味觉接受器CD36减少,于是对脂肪的敏感度也就会降低。一旦CD36受体减少一半,人们对脂肪的感知能力就会降低到1/8。也就是说,人们越是长期高脂饮食,越是对“肥”味迟钝,脂肪摄入也就无形增加。一些研究证实,对“肥”味越敏感的个体,越可能控制脂肪摄入。

正是因为这种味道并不那么美好,我们可以设想将“肥”味的发现用于研发避免肥胖饮食的配方,开发脂肪替代品,模拟天然脂肪的味觉感受,制造出能满足食欲、却不会使人发胖的食品。

要知道,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许多食物配方中所含的“脂肪替代品”,注重的是口感而不是味道,并且这些替代品是脂肪酸的酯化衍生物,其酯键能抵抗人体内脂肪酶的酶解,不参与能量代谢。若其以1:1代替脂肪,则因其不消化性,可引起肠内渗透压升高,导致渗透性腹泻与肛漏等副反应。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副作用,所以对这类产品的审批十分严格。所以,如果可以很好地运用“第六味”,在改善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提高加工食品的品质的同时,更可以让人们远离肥胖等慢性疾病。

      精彩必读
      在医院开了药方为什么要到医院外的药房取药呢?...
      近期,2017版医保药品目录出炉,新增91个...
      寒冷冬季是中风病高发季节,据了解,近九成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