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是冠心病和卒中两大疾病的庞大潜在人群,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糖尿病大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中华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IDF首位华人副主席、北京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6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大血管并发症,“而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控制水平,正是当前并发症管理的最薄弱环节。”
图为中华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IDF首位华人副主席、北京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
5月15日,在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CCEP)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的第四届“5・18血管健康日”上,多位专家学者强调,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对于胆固醇水平的控制十分关键。
控制胆固醇,仅靠控制饮食是不够的
对于大众而言,胆固醇并不陌生。很多人认为胆固醇与饮食关联很大,因此一旦“胆固醇高了,只要食物清淡些就可以了”,但其实不然。
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只有三分之一的胆固醇从食物中获得,而另外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当吃进太多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时,人体血液中就会有很多的胆固醇。但由于胆固醇的另外一大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所以仅仅通过控制饮食是不够的。
“坏胆固醇”是冠心病、卒中等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
图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赵性泉教授
胆固醇也分“好坏”。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胆固醇(LDL)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不仅会导致动脉硬化,一旦形成斑块脱落,还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介绍说: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BMI等其他多个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另外,低密度胆固醇(LDL)也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赵性泉教授指出,中风已成为我国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并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通过控制胆固醇来预防中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坏胆固醇”让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并发症死亡率增加
相比而言,低密度脂蛋白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大血管并发症上。
纪立农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是冠心病和卒中两大疾病的庞大潜在人群,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糖尿病大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
“6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控制水平是为目前的最薄弱环节。”
他还在会上介绍了一项美国的研究,该研究历时10年,时间从19940-2010年,研究的数据显示:控制胆固醇可以使心血管死亡率减少高达24%。对此,纪立农教授也特别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胆固醇的控制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旦停药,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也鼓励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坚持长期、充分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专家建议:关注胆固醇水平 成年人每5年检查一次空腹血脂 高危人群每半年测量一次
图为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
如何控制住血管里的胆固醇?胡大一教授认为: 首先,要积极检查胆固醇。 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
其次,要根据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确定胆固醇治疗目标。胆固醇正常值因人而异,临床证据和《指南》均强调,要依据危险分层干预胆固醇,根据患者个体特点决定胆固醇的达标值,目前,我国很多医院使用的血脂检验报告单以正常人标准为参考值,“一刀切”的参考范围让很多心血管高危人群误以为自己的血脂水平正常,延误就医时机。
极高危患者,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2.07mmol/L(80mg/dL) ;高危人群, 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2.59mmol/L(100mg/dL) ;中危人群则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3.37mmol/L(130mg/dL) ;低危人群的LDL-C目标值可<4.14mmol/L(160mg/dL) 。
第三步,积极使用他汀降胆固醇治疗。临床大夫经常被冠心病患者追问,“我已经吃了降脂药,胆固醇水平正常了,我可以停药了吧?”实际上,约70%“坏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对此,胡大一教授指出: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提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首要的治疗目标。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LDL-C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他汀类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首选药物,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方面,能够减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
遗憾地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他汀的使用率很低,仅有1.7%。因此,心血管医生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对尚未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高危人群,加强胆固醇管理,积极他汀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治疗目标值。
冠心病糖尿病胆固醇
常见症状:劳动耐力下降 胸骨后疼痛
并发症状:肺水肿 心肌梗死
相关检查:血脂检查 血流变学检查
推荐用药:血塞通分散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详细]
¥14.8购药
症状体征 用药治疗 饮食保健 病理病因 检查鉴别 并发病症 预防护理
推荐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预约挂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预约挂号
推荐医生:吴永健 樊冰 颜红兵
刘强有高血压,轻微的冠心病,最近查出脑梗死你好.我刚查出冠心病现在胸侧好象有根木冠心病做一个支架,百分之75就支了向我提问
相关问答:
1.胆固醇从哪里来?
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其三分之一从食物中获得,因此,当您吃进太多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时,您血液中就会有很多的胆固醇。于是,一些人认为胆固醇高时,只要食物清淡些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因为另外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
2.胆固醇也分“好坏”。
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胆固醇(LDL)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3.“坏胆固醇”的危害
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 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
4.哪类人群应该注意检测“坏”胆固醇?
已有冠心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卒中,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吸烟者,有心肌梗死或高血脂族史,绝经后女性以及40岁以上男性。在查胆固醇时,重要的是要查“坏胆固醇”(LDL-C)。
5.如何控制胆固醇?
控制胆固醇三大法宝: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当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后,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时,就必须开始药物治疗。他汀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血脂药物,他汀降低“坏”胆固醇LDL-C的疗效最强,
同时可以稳定并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6.什么叫做血脂分层管理
危险评估是胆固醇管理的必要前提,要正确判定危险分层。极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糖尿病;高危: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高血压+≥3个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疾病(1-4期);中危:高血压+≥1个其他危险因素;低危: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3个。
7.心血管疾病的不同危险分层,胆固醇LDL-C控制控制目标值:
不同的危险分层,LDL-C目标值不同,要根据危险分层控制胆固醇,做到“心中有数”。极高危: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2.07mmol/L(80mg/dL) ;高危: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2.59mmol/L(100mg/dL) ;中危: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3.37mmol/L(130mg/dL) ;低危:<4.14mmol/L(160mg/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