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份,习主席在与200多名县委书记交流过程中,提出过“年轻人不要总熬夜”的口号。但是在现代网民中,熬夜似乎成为一种习惯。那么,都是都是那些群体在熬夜呢?
昨天是“世界睡眠日”。日前,某移动社交平台发布了《中国网民熬夜报告》,根据数据,凌晨0时到3时仍未睡觉的“夜猫子”中,男性多过女性,“00后”是熬夜主力军。而对于失眠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易失眠,且学历越高越容易失眠。
【熬夜】
年龄
目前00后已经超过90后、60后,成为熬夜最严重的人群,熬夜人群占比达45.7%。
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爱熬夜,对男性而言,一方面他们在生活、家庭中承受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的游戏局和球赛往往都出现在半夜,而女性则具有“睡美容觉”的意识。
行业
从事公关、媒体、游戏行业的人经常熬夜。究其原因,越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就越有人熬夜。
地域
熬夜族占比最多的5个省份全部在南方,其中海南、广西、广东是熬夜族占比超过半数的省份;
熬夜族占比最少的5个身份则全在北方,分别是山东、黑龙江、河北、吉林、辽宁。
【失眠】
年龄
25-34岁和4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更容易失眠。
性别
女性失眠指数大于男性,女性相比于男性更容易失眠。
行业
最受失眠困扰的行业前五位包括,法律商务、医药卫生、文化娱乐、金融保险和通信电子;
最不容易失眠的行业前五位包括,农林牧渔、能源化工、餐饮、百货、仓储物流
学历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失眠指数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学历越高,失眠指数越高。
【睡多长时间合适】
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最新版的睡眠指南,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不同的睡眠指导建议。
年龄段 建议睡眠时间
出生至3个月 14至17小时
1岁至2岁 11至14小时
6岁到13岁 9到11小时
14岁至17岁 8至10小时
18岁至64岁 7至9小时,或6小时至10小时
65岁以上 7至8小时
>> 如何安放我们的睡眠
“睡不好的人”越来越年轻
“过去失眠科门诊的主要人群是退休老人,现在中青年人明显增多。”上海市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许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情绪紧张、抑郁焦虑成为中青年人发生睡眠问题的主要诱因,多见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或嗜睡等。
今年38岁的王女士由一名普通职员晋升为主管,随着业务担子越来越重,不停加班,她开始彻夜难眠。失眠4个月后,她吃起安眠药,药量逐渐加大,不料又出现白天想睡、晚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心烦意乱完全无法工作。
湖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李莉对王女士进行心理测评和辅导,配合中药敷贴及抗焦虑药物治疗后,王女士失眠状况大大改善。李莉介绍,失眠作为一种现代都市病正困扰越来越多的人,其中焦虑性失眠占70%以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彭渺表示:睡眠障碍已成为高压力、亚健康的中青年群体中最常见的现象。
晚上11点你睡了吗?
多位专家表示,晚上11点到凌晨两三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于睿说:有条件的话,一般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于睿还建议养成午睡的习惯:“我们中医讲究睡‘子午觉’,中午11到下午1点期间抽时间小睡一会儿,哪怕就算10分钟的闭目养神,效果也很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能11点就入睡的人并不多,不少都市白领夜生活丰富多彩,睡眠时间较晚,学龄期儿童睡眠不足的现象更值得忧虑。专家建议,学龄期儿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但上海的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超过70%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这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影响记忆力。
在家长微信群中,不少父母对孩子晚上做课内兼课外功课导致晚睡、早上叫也叫不醒倍感忧心。
优质睡眠来源习惯
针对失眠、打鼾、梦游等睡眠问题,医疗机构纷纷由中医、心理、精神、神经内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等设立针对性的专科门诊,采用药物甚至手术治疗的方法加以干预。然而,专家表示,治疗睡眠问题,大都还是要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
彭渺告诉记者:许多症状较轻的睡眠问题属于心理情绪范畴,不应该过早、过度服用安眠镇静类药物,避免形成药物依赖。
许良主任医师表示:“不适当的药物治疗,容易产生神经或内分泌紊乱。其实治疗睡眠问题,重要的是审因辨证施治,要养成有规律的作息节奏,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等。”
“相当多的梦游患儿在青春期来临前后会自动痊愈。”于欢告诉记者,“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消除各种促发因素,开展行为治疗如按时就寝、上床前避免剧烈体力脑力劳动等,进行环境干预,例如避免声光刺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