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我国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多名业界专家出席了发布会并解答了相关问题。
对于新版的膳食指南,很多人都会拿来与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做对比,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科学证据报告中不再提议对膳食胆固醇限制,这条信息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我国对膳食胆固醇摄入建议是什么?
针对此问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回答道,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的咨询专家委员会在科学报告中提出取消胆固醇限制是因为现有的证据没有办法证明膳食里的胆固醇与血清中胆固醇有显著性的关联。因此,美国的咨询委员会就建议,不再对膳食里摄入的胆固醇提出一个所谓的上限,这个事引起了关注。我想在这里向各位介绍的是,实际上中国的科学家在2013年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报告里头,就已经修改了膳食胆固醇参考量的标准,没有设定膳食胆固醇摄入的上限。
谈到膳食里的胆固醇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或者对健康的影响,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因为吃的饭是很复杂的,我们不能只看其中某个营养素对健康的影响,实际这些营养素要放到整个膳食里多种成份共同作用去考量。就膳食胆固醇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而言,如果你把膳食胆固醇的因素加上同时吃进去的所有食物的营养成份一并考虑,这个情况就变化了。比如说当你摄入大量的膳食胆固醇的同时,又伴随进食大量的饱和脂肪酸的话,那么他们对于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我们在这次指南修订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虽然没有设定膳食胆固醇的所谓上限的标准,但是这里特别强调了对膳食里饱和脂肪酸的控制。就是说,我们要求现在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这点跟美国膳食指南的建议是一致的。
实际上我们不能只看到健康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说住院或者门诊的患者,已经伴随有高胆固醇血症,已经出现代谢综合征,或者已经有确诊的冠心病、心脑血管的损害,这种情况下,即使膳食里胆固醇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目前没有证据说明有很大影响,但是即使很小的影响,当碰到这个特殊的病人群体的时候、代谢异常群体的时候,它的影响可能就会放大。所以这种情况我们还是要充分考虑对膳食里胆固醇摄入量的控制,再结合其他的包括能量、饱和脂肪酸一并考虑,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健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