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时间的依据是人体生物节律特点和药物在体内的有效血浆浓度,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对治疗疾病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常常有些人肚子一饿就去吃饭了,吃完饭才想起应在饭前服用的药没有按时服用,那么饭后补服可以吗?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医学上“饭前”、“饭后”都是什么含义?
饭前
饭前服药是指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此时胃中食物较少,有利于药物在胃内吸收并作用于胃壁,还可使药物迅速到达小肠。
如胃酶合剂等助消化及护胃的药物。
饭后
饭后服药是在饭后15~30分钟后服药。由于多数药物是在小肠内吸收,而药物混合食物达到小肠的时间,正好是药物开始显效的时间。因此,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助消化的药物、需要缓慢发挥作用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
如阿斯匹林、消炎痛、某些抗生素类药等。
空腹和饭前的区别
还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是“空腹”,饭前就是字面的意思:吃饭前,饭前不是空腹,只有早饭前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空腹。
理想的“空腹”是指经过一夜的胃肠道休息(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后,第2天早饭前的状态。不过在临床上在正常饮食情况下也考虑餐前半小时或餐后两小时接近于空腹状态,如果特殊需要日间空腹的情况,能够接受在两餐之间用药,上一顿餐后2小时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