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跟医院联姻,仿佛好戏刚刚上演
赚钱、囤地、打通产业链,药企买医院“近水楼台”
一切不以盈利为目的资本行为都是耍流氓。药企收购医院,看中的正是医院的潜在的巨大盈利能力。
早在2013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曾提出,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从3万亿向8万亿增长。
8万亿市场的诱惑,任凭谁都抵挡不住。先下手、再布局,作为与医院“血脉相连”的药企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
除了看重医院未来的可观利润,打通“产业链”,是药企主动联姻医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科院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各类药品规模超过9200亿元,但八成销售在政府采购为主导的公立医疗机构。成功插足医药产业链上这个重要环节,药企就掌握了医院进药的话语权。
另外,不走政府采购通道后,医院可通过二次议价、多次议价自行采购药品和设备,降低医院约20%-30%的成本。
对于药企收购医疗机构的目的,有业内人士爆出,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囤地!
“我接触的投资民营医院的老板基本上都有一个共识:投资民营医院不赚钱,囤下这些地才是正经事。”深圳市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日前在接受股民提问时表示了上述观点。
郭凡礼认为,如单纯从收入多少,药费、治疗费,多少病床,多少病人,每天的空置率百分比来计算,要回收投资成本,估计要一到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甚至更久。但如果说地价升值、医院附近的商业综合体等,成本回收时间可以至少缩短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