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控制药品虚高价格,武汉、襄阳、鄂州试点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遴选54个规格的药品,并将其通用名下的其他药品一并纳入带量采购药品目录。试点地发挥批量采购优势,量价挂钩,公开招标采购、综合评价,最大限度降低药品价格。湖北要求,各试点城市带量采购结果全省执行,全部在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上采购。中标企业按照“两票制”要求遴选配送企业进行配送。
“最近每个季度都会遇到基药目录内药品停产、涨价的情况。”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基药目录的药物价格低、药效好,但正是因为价格便宜,厂家逐渐停止生产,即便生产也会涨价。而且,有的厂家根本不接受议价,一副“你爱要不要”的架势;一些外资药、合资药降价幅度偏小,但是临床需求大,国内仿制药投入不足、药效偏低。
“不同层级的医院,接收的病人、病情不一样,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不能搞一刀切,按一个标准考核。”武汉一位医院院长坦言,医改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真正落实医务人员待遇。“政府要加大投入,多做实际工作,不要把风险转嫁给医院单独承担。”
张晋也表示,看病支出是综合感受,不是看哪一项费用下降;单纯进行某一项改革,老百姓的获得感还是不会明显提高。湖北将继续坚持政策联动、综合施策,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医疗服务监管等措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