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思发现自己这套抗癌经验有效果,亲戚朋友过来咨询比较多,就干脆开班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渐渐地在一些病友里面名气大起来。她创立的一个抗癌公众号,有2万多名粉丝,全国各地一些病友时常赶来取经。
“我总结了五大抗癌疗法,其中有环境与自然修复疗法,讲究的是在森林中自然康复。”唐思思表示,她之所以选择在人烟稀少的泽雅山区,就是考虑到这里环境好。之前她曾选择到福建等地,带着成员们一起康复治疗,但当地一些人得知她们是癌症患者后,竟无情驱赶。她们希望在泽雅大山里,能继续她们的抗癌故事。
夫妻上山抗癌五年收获大
这些年来,温州一些癌症患者出于有利于养病等考虑,隐居在大山里进行抗癌。与上述有组织的“抗癌部落”不同,他们是分散在各个山头。
泽雅镇庙后村是著名作家琦君的故里,村民潘大妈表示,这里也有“癌糖山”,意思是癌症与糖尿病患者聚集地(温州话,谐音著名风景区雁荡山)。一些患了癌症等的患者,特别是在夏季炎热季节,纷纷选择到类似庙后村这样的山区养病。对于他们来说,这里空气好、生活节奏慢等,都有利于养病。
永嘉陈先生夫妻,在退休后相继发现患了癌症。5年前进行治疗后,两人就隐居在永嘉山区海拔700多米山上祖居里,过起了农家生活,自己种菜、养鸡等。“5年前,不少人以为我剩下日子不多了。”陈先生表示,5年时间过去了,他们夫妻发现身体各项指标都好了一些,并且养病费用相对也省了一些,他们决定继续隐居下去。
不可否认,随着对癌症研究的深入,激发患者积极的精神因素愈发重要,乐观的人生心态对提升病人内在免疫力大有裨益,肿瘤专家建议,肿瘤患者要早诊早治、规范治疗。首诊首治最重要,做好了可有效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