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时至今日,胰岛素依然是治疗糖尿病不可或缺的药物,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来说甚至是唯一可以应用的药物。但是,众多的糖尿病患者甚至某些医生仍然对所有胰岛素有诸多顾虑,未能及时启用胰岛素治疗控制患者病情,延误治疗时机。下面,给大家盘点一下应用胰岛素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用上胰岛素就意味着病情加重了
糖尿病病情的轻重应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判断,而不是用药种类。
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因自身免疫缺陷或者遗传等因素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故无一例外地需要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口服降糖药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但患者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下降,这时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就非常重要,胰岛素治疗不仅有助于血糖长期达标,更能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以控制病情的进展。
误区二:胰岛素长期使用会上瘾
胰岛素使用是具有适应症的,即使长期注射也是病情的需要,不存在成瘾的问题。
成瘾性是指某种药物的副作用,而胰岛素没有这种副作用。胰岛素是人体内本来就有的一种激素,对于糖尿病病程长、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甚至缺失的患者而言,自身已经不能生产、分泌胰岛素,所以需要外源性补充,而这种情况,就如同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冷了要添衣一样。
误区三:胰岛素打针会很疼
随着注射技术和装置的发展,胰岛素注射已变得仿若无痛。
目前市面上已有直径0.23 mm的针头,针头非常细小,仅相当于三根头发粗细。注射时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基本没有痛感。
误区四:打完胰岛素不能马上吃饭
随着胰岛素的“更新迭代”,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已经解决。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即打即吃,不用再苦苦等待30分钟才能吃饭了。而且,万一忘了在餐前打,在吃饭时补打一针便可,这使糖尿病患者在家或外出就餐都能更方便,血糖控制更平稳。
误区五:长期注射胰岛素会使胰岛功能萎缩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由于糖尿病存在自身胰岛β细胞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为了维持血糖正常,就需要适量补充外源性胰岛素。用胰岛素治疗可使自身胰岛细胞适当休息后继续工作,有利于保护胰岛功能。
误区六:2型糖尿病患者不必打胰岛素
在临床工作中,不少2型糖尿病人只有应用胰岛素才能较满意地控制病情,而许多病人及其家属对这类糖尿病应用胰岛素顾虑重重,其实,2型糖尿病病人应用胰岛素的益处:它可使血糖浓度得到有效的控制,消除高血糖所致的“葡萄糖毒性作用”,有利于自身胰岛功能的恢复;并能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改善脂肪代谢异常;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并发症。
可以说,2型糖尿病病人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应该及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它对控制糖代谢异常,减轻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危急状态都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胰岛素的疗效如何不仅与治疗方案是否合理有关,还与生活方式干预、胰岛素种类、储存方法、注射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胰岛素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可以降低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增加体重,甚至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个体化制定胰岛素治疗方案,动态化调整胰岛素剂量,使胰岛素真正成为我们战胜糖尿病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