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对于失能人员的护理,每个人的收费大概是7000元/月以上,而7000元/月的收费标准,在北京属于中等偏低的价格。同时,生活能够自理的人,在养老院的交费是4000元/月。
“未来失能人群会越来越大,这一块的收入对养老院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该人士表示。但是每月7000元的失能护理费,对普通人而言,依旧是非常高的。有数据显示,北京的退休养老金平均达到了3355元,位列全国前列。但即便如此,3355元与每月7000元的失能护理费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记者了解到,人社部已经安排14个城市作为试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可行路径与模式。
分病种支付
除了护理险之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仍在深化。“医疗保险的改革,现在重点是医保的支付方式的改革,目前各地方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力度还很大,总体上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前述人社部人士表示。
分病种改革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对医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目前推广的全科医生制度。维元诊所总经理黄果岳表示,“现在职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遍患有慢性病或者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时并不是一种病或者几种病,有时需要进行免疫力的提升。因此,特别需要医生长期关注,需要特殊的长期管理。”
前述人社部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强化基层,推广全科医生制度,所以医疗保险改革,也要配合基层的全科医生改革。”黄果岳表示,“全科医生制度强调对病人的病情具有整体观。国外也非常推崇全科医生制度,诊所中的很多医生都是全科医生。”
未来推广的全科医生,主要能力是在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基层医疗机构所需要的临床能力方面,进行考核。
据了解,医疗保险支付改革,主要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特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要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将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
其中,针对“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黄果岳认为,“传统中医药服务,也具整体医学观,在预防疾病、健康管理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机构,中医医生发挥着全科医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