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微创术后早期,不建议进行小燕飞练习,以避免过度的锻炼增加腰部的负担,应在术后4周左右开始进行小燕飞练习,提高腰背肌的力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那么,如何进行小燕飞练习呢?
1、进入准备状态
(1)首先是避免损伤:确保做“小燕飞"时腰背部无不适感。如果您的腰部之前受过伤,或有持续性的腰痛,请向医生咨询是否可以做此种锻炼,并减少练习的幅度和强度。
(2)伸展:在做任何运动前进行伸展运动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肌肉拉伤的发生。
(3)选择合适的锻炼地点:可以在硬床上,也可以铺一张垫子在地面上进行。
(4)准备姿势:俯卧于床面,将双手放于腰部两侧,手掌朝上。(图1)
图1
2、进行练习
(1)抬起双手、双脚及头颈部: 将您的双手和双脚缓缓抬起,同时稍微抬起头颈部,目视前方。
(2)抬起胸部:继续抬起直至感觉到胸部离开地面。
(3)保持:保持此姿势,不要放松,感受腰背部肌肉的收缩,默数五秒钟。保持此姿势可以让您的腰背部肌肉获得最好的锻炼效果。
(4)放松:当坚持指定的时间后,缓慢的放下双手和双脚,使您的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并准备进行下一组的练习。
(5)重复:建议每天练习30-60组,依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决定练习量,循序渐进。
3、飞不起来怎么办?
(1)如果您觉得同时抬起手和腿很困难,那么您可以先单独抬起手,或者单独抬起腿。如图2图3
图2
图3
(2)减少抬起的幅度,头颈部、双手及双脚轻微离开床面即可。也可以把一个枕头或毛巾垫在头下方,有助于减少头抬起的幅度。
(3)只要坚持正确练习,坚持一周即可感受到锻炼效果,您会发现越做越轻松。
4、应该持续锻炼多久?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腰痛、腰椎术后、轻度腰椎滑脱的患者,建议将"小燕飞"作为终身锻炼项目,每日练习。
对于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以及腰椎疾患的高危人群,建议坚持3-6个月。
5、为什么别人的"小燕飞"越练越好,而我的“小燕飞”越练越糟呢?
如果“小燕飞”越练越糟,有两种可能:一您练错了,二您不适合练。
6、小燕飞训练中的误区
(1)练习"小燕飞"时,不宜过快过勐。要像小燕一样舒缓而轻盈,缓缓升起并维持一段时间,切勿简单粗暴。
(2)不要急于求成。锻炼初期应循序渐进,以每天30-60个为宜,不躁进,初期过多的训练量增加肌肉再次损伤的风险,不利于信心的建立以及习惯的培养。
(3)不宜抬得过高,臀部高度应保持不要超过肩部。
(4)不要憋气,锻炼时注意配合顺畅的唿吸。
(5)对于老年人,建议在腹部垫一个枕头,有利于减缓腰椎的前凸曲度,减轻锻炼"小燕飞"使腰椎的压力,更为安全。
7、哪些人不适合练小燕飞?
(1)对于中重度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重度腰椎间盘脱出的患者,练习"小燕飞"可能加重椎管的狭窄,因此不适合练习。
(2)腰痛急性期不适合练习,应采取能缓解腰痛的姿势制动休息,包括短期卧床。腰痛缓解后应逐步开始加强练习,而不是一不疼就忘记练了。
(3)如果您无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练习,有一个基本判断方法:如果练习"小燕飞"出现腰部或下肢明显疼痛,说明您不适合练习,建议前往医院就诊。
8、国外是否也推荐锻炼"小燕飞"?
国外也推荐类似的锻炼方式,但是不叫“小燕飞”,而是“超人锻炼”(superman exercise)
与"小燕飞"不同的是,超人锻炼将双手伸向前方并抬起,其锻炼强度大于"小燕飞",对于颈背部肌肉的锻炼效果也更好,如图4。
图4
外周神经阻滞、癌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性疾病如腹痛、头痛、坐骨神经痛、腰痛、心绞痛、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治疗,尤其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有丰富的实践和研究,在颈、腰椎神经根选择性阻滞和射频治疗方面,以及颈腰椎内侧支射频、骶髂关节射频治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疼痛、腰腿痛、神经性头痛、带状疱疹神经痛、软组织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颈椎病、腰椎劳损等的治疗。
慢性疼痛的诊治,包括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痛、骨质疏松性疼痛等诊疗。
大脏器移植手术在内的各种普通外科手术、心胸外科手术、骨科、成型科、妇产、泌尿科及神经外科、五官耳鼻喉科等各种手术的麻醉处理,同时还擅长对小儿、老年、危重病人等特殊病人群体的麻醉处理和治疗,以及困难气管内插管、控制性降压、血液稀释等特殊麻醉治疗。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痛、颈椎病、退变性骨关节疾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等疾病,尤其擅长椎间孔镜、射频消融、椎体成形术等微创手术。
疼痛科的诊疗(腰颈椎肌筋膜疼、骨关节疼,腕管综合症、腱鞘炎、神经痛、带装疱疹后遗神经痛、癌痛等)
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骨质增生、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三叉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灼性神经痛、酒精成瘾神经痛等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