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术切除是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是由于大多数肝癌患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手术耐受力差,不少患者存在术后肝功能失代偿甚至肝衰竭的风险。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局部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的特点,使一些不耐受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人亦可获得根治的机会。
局部消融治疗是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对肿瘤靶向定位,局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杀灭肿瘤组织的一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冻治疗、高功率超声聚焦消融(HIFU)以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等。
临床常用消融手段:
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是最具代表性的局部消融治疗方式。射频波本质上是特定范围内的电磁波,目前医用射频大多采用200KHz-750KHz的频率。当射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时,因电磁场的快速变化使得细胞内的正、负离子快速运动,于是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细胞内的其它分子、离子等的摩擦使病变部位升温,致使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脱落以致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微波消融:微波消融也是我国常用的热消融方法,微波是频率为300MHZ-300GHZ的高频电磁波。目前临床应用的微波频率多为2450MHZ。在微波消融中主要通过水分子的剧烈运动摩擦生热而导致细胞凝固坏死。
目前的研究显示,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相似。
消融途径:
消融的路径有经皮、腹腔镜和开腹三种方式。大多数的小肝癌可以经皮穿刺消融,具有经济、方便、微创的特点。位于肝包膜下的肝癌,特别是突出肝包膜外的肝癌,经皮穿刺消融风险较大,或者影像学引导困难的肝癌,可考虑经开腹消融和经腹腔镜消融的方法。
适应症:
局部消融治疗可以用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治疗,目前建议的适应症为:单个肿瘤直径≤5cm或肿瘤结节不超过3个、最大肿瘤直径≤3cm,无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侵犯以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A或B级的肝癌病人。
常见并发症:
局部消融治疗的创伤小,很少发生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包括:针道出血、胆漏、周围组织或脏器损伤(胆道、胆囊、胃肠道、膈肌、腹壁等)、肿瘤消融不完全等。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在局部消融后1个月左右,建议复查肝脏动态增强CT或MRI,或者超声造影,以评价消融效果。对治疗后有肿瘤残留者,可以进行再次消融治疗。
完全消融后应定期随访复查,通常情况下术后2年内每隔3月复查1次,2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肿瘤标志物、彩超、MRI或CT,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局部复发病灶和肝内新发病灶,及时治疗。
专注肝脏良恶性肿瘤、胆道系统、胰腺良恶性疾病以及脾脏疾病的诊疗。
乳腺及外科内分泌疾病诊治,专攻于乳腺疾病,对乳腺增生、乳腺癌的综合诊治近二十年,同时在诊治少见的甲状旁腺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近年作为骨质疏松门诊医生诊治各种骨质疏松症。
专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胆囊结石、胆囊癌、肝血管瘤,肝胆及胰腺肿瘤、胃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综合治疗,包括介入栓塞化疗、射频消融。
专注普通外科肛肠疾病、胃肠疾病的外科治疗,熟练掌握结各类直肠癌、胃癌、胃肠道间质瘤的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痔疮、肛裂、肛瘘的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外科手术治疗。